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提起卡板,未必人人知道是什麼,但其樣貌,相信大人細路都見過;在街頭巷尾、工廠大廈,甚至早前佔中時化身為各種路障或梯級,成為媒體畫面的焦點。
而讀過此專欄的讀者或會知道,小弟從大學畢業後,十多年來都以檢回來的廢棄木卡板做藝術創作,和卡板算有緣分,慚愧的是筆者對卡板生產這行業其實十分陌生,直至早前在一個從事室內設計的朋友介紹下,認識了一家建基香港、從事卡板和包裝材料的公司,才對此行業增長了點點知識,就由香港以至南中國地區首間、以生產卡板為專業的公司——泰興祥,為大家將四十七載的卡板歲月娓娓道來。
土產卡板廠 挺直腰板47載
「散客」照做 D.I.Y.好幫手
泰興祥是家族生意,由吳渭發先生創辦,受訪的Grace是家中媳婦,既是執行董事,也是商務經理Connie的媽媽,二人分別屬於公司第三和第四代成員,除了樣貌相似之外,談到公司的經歷和昔日Connie睡卡板牀長大的趣事時,同樣流露出回味的笑容,可說卡板連繫着幾代家庭,建立起一番事業之餘,一家人對木材更是愛屋及烏。除了恆常生意,偶有不少「散客」查詢購買一兩件卡板,或有特別要求的木料來製作東西時,他們大都樂意幫忙,讓不少D.I.Y.朋友能成其美事。
製作從流水響北移
未涉足卡板生意前,家族於一九三○年代在西營盤及深水埗開設山貨舖,五○年代轉投鎅木行業為客戶處理不同木材,到六○年代開始,太古洋行找他們製作卡板,並於一九六八年正式成立泰興祥為專業生產卡板的公司。最初工廠位於上水,後因政府收地發展而遷往粉嶺的流水響,除製作卡板外,也是木材入口商,入口馬來西亞和印尼的硬木。隨着香港六七十年代的製造業和轉口貿易發展,對卡板需求日見殷切,泰興祥的生意因而愈做愈大,及至八十年代中,香港的廠房已不敷應用,也面對人工及其他成本上漲的問題,於是北上深圳開設第一間卡板廠,適值內地剛改革開放,商機處處;到九十年代左右,連深圳的廠房都已不夠大了,於是搬往東莞,建立了逾三十萬平方呎的卡板企業,成為香港及珠江三角洲地區一帶的業界翹楚。不說不知,據Grace所言,原來國內的木材供應,並不如我們想像般充裕,且東南亞木材成本也甚高,因此要從外國如加拿大、歐洲等地進口松木去製作卡板。
分門別類大有學問 度身訂做
一如其他經營了幾十年的行業,泰興祥除北上發展,也要適應時代轉變帶來的挑戰。「隨住工業技術發展,製作卡板嘅物料愈來愈多元化,例如有塑膠同紙皮,要因應客戶對卡板嘅壽命、價錢、衛生、載重……唔同要求去提供唔同產品,好似紙卡板輕同容易dispose,但係唔濕得水同埋承重有limit,視乎個客點用……」Grace一面解釋不同物料的卡板有何分別,一面提到無論在工業生產的運輸帶上、倉庫物流打包、入貨櫃和船運等過程都需要卡板,因此訂製特定尺寸和款式的卡板、租用卡板,以至一連串和運輸有關的產品如拉伸膜(俗稱保鮮紙)、塑膠周轉箱、塑膠卡板、紙類製品以及手推車等,都屬他們的業務範圍。
戀上一嚿木 發掘製新產品
除了上述的轉變,泰興祥近年更積極向家具及其他木製品方面發展,而他們位於大角嘴的辦公室,也是自家包辦室內設計及家具製作,原因是出於一份對木材的熱情﹕「從事一個行業幾十年,如果無passion嘅話好難做到咁耐,因為我哋除咗做卡板,仲有做木材進口貿易,大家一直對木有關嘅嘢好有興趣,去旅行時候見到日本呀,歐洲呀,愈來愈多人用卡板做設計,且近年流行工業風,我哋廠有workshop,又有相關設計同生產嘅經驗,希望可以將卡板家具呢個觀念在香港推廣」,Grace解說時,Connie則以平板電腦展示相關的圖片和補充介紹,盡見母女之間默契。
回收卡板3年 政策限制終放棄
由於卡板主要是輔助運輸的物品,很多時貨物拿走了,貨車離開了,卡板卻被遺棄,積少成多下,加上堅實的結構,使它們成了堆填區的一大難題;面對此情况,原來泰興祥早在九○年代後期已主動向政府提議回收處理,並把政府部門的廢棄卡板收集後運往內地廠房修整重用,雖然成本昂貴,但為承擔社會責任不能只向錢看,可惜做了約三年後,內地對物料的進出口限制收緊,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無奈放棄。身為過來人,Grace說:「要大量咁回收卡板,喺經濟效益嘅角度實在做唔到,除非能夠設立一套環保嘅system,或者盡量standardize卡板嘅樣式,先能夠提高卡板循環使用嘅機會。」
後記
腳踏實地手藝 買少見少
聽到泰興祥的發展,不期然想到香港過去也有很多行業,可能由生產螺絲、切割木材等看似微不足道的工作做起,然後憑藉精益求精和敬業樂業的精神,終於闖出一片天地,並由紮實的基本功繼往開來,成功抵住時間洪流的衝擊而屹立;然而,今日的我城,追求賺錢快、回報高,投機取巧往往是主流價值觀。記得小弟念大學的年代,人人都說要讀商業類的科目才有出路,後來又說電腦等IT行業才有運行,現在則是流行寫Apps等小本創業,能夠在以小博大的槓桿中賺到最多便是年輕才俊,腳踏實地的手藝和工夫卻逐漸式微,怎不教人惋惜?像泰興祥般能成功將事業延續幾代,實在難能可貴。
Info
泰興祥卡板及包裝材料有限公司
網址:pallet.com.hk
欄目簡介
英文「Touch Wood」,有驅散噩運的意思,有說和廣東話的「大吉利是」意思相近。無論如何,木頭和人類的關係可說是唇齒相依,由原始人鑽木取火,到用木搭建房屋,利用木筏渡河,製作家具,及至各種藝術設計等,木都是不可或缺的材料,故此本欄目命名為「觸木 Touch Wood」,正希望把一些和木有關的人、事和地方,以至簡單的DIY創作和各位讀者分享。
作者簡介
王天仁,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以回收木卡板創作卡通動物雕塑超過十年,活躍於不同類型展覽、跨界合作和項目策劃,亦積極擔任教育工作,近來透過不同平台,以文字分享所見所想。
www.facebook.com/junkwoodsculpture
文/ 天仁
圖/ 天仁、受訪者提供
編輯/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而讀過此專欄的讀者或會知道,小弟從大學畢業後,十多年來都以檢回來的廢棄木卡板做藝術創作,和卡板算有緣分,慚愧的是筆者對卡板生產這行業其實十分陌生,直至早前在一個從事室內設計的朋友介紹下,認識了一家建基香港、從事卡板和包裝材料的公司,才對此行業增長了點點知識,就由香港以至南中國地區首間、以生產卡板為專業的公司——泰興祥,為大家將四十七載的卡板歲月娓娓道來。
土產卡板廠 挺直腰板47載
「散客」照做 D.I.Y.好幫手
泰興祥是家族生意,由吳渭發先生創辦,受訪的Grace是家中媳婦,既是執行董事,也是商務經理Connie的媽媽,二人分別屬於公司第三和第四代成員,除了樣貌相似之外,談到公司的經歷和昔日Connie睡卡板牀長大的趣事時,同樣流露出回味的笑容,可說卡板連繫着幾代家庭,建立起一番事業之餘,一家人對木材更是愛屋及烏。除了恆常生意,偶有不少「散客」查詢購買一兩件卡板,或有特別要求的木料來製作東西時,他們大都樂意幫忙,讓不少D.I.Y.朋友能成其美事。
製作從流水響北移
未涉足卡板生意前,家族於一九三○年代在西營盤及深水埗開設山貨舖,五○年代轉投鎅木行業為客戶處理不同木材,到六○年代開始,太古洋行找他們製作卡板,並於一九六八年正式成立泰興祥為專業生產卡板的公司。最初工廠位於上水,後因政府收地發展而遷往粉嶺的流水響,除製作卡板外,也是木材入口商,入口馬來西亞和印尼的硬木。隨着香港六七十年代的製造業和轉口貿易發展,對卡板需求日見殷切,泰興祥的生意因而愈做愈大,及至八十年代中,香港的廠房已不敷應用,也面對人工及其他成本上漲的問題,於是北上深圳開設第一間卡板廠,適值內地剛改革開放,商機處處;到九十年代左右,連深圳的廠房都已不夠大了,於是搬往東莞,建立了逾三十萬平方呎的卡板企業,成為香港及珠江三角洲地區一帶的業界翹楚。不說不知,據Grace所言,原來國內的木材供應,並不如我們想像般充裕,且東南亞木材成本也甚高,因此要從外國如加拿大、歐洲等地進口松木去製作卡板。
分門別類大有學問 度身訂做
一如其他經營了幾十年的行業,泰興祥除北上發展,也要適應時代轉變帶來的挑戰。「隨住工業技術發展,製作卡板嘅物料愈來愈多元化,例如有塑膠同紙皮,要因應客戶對卡板嘅壽命、價錢、衛生、載重……唔同要求去提供唔同產品,好似紙卡板輕同容易dispose,但係唔濕得水同埋承重有limit,視乎個客點用……」Grace一面解釋不同物料的卡板有何分別,一面提到無論在工業生產的運輸帶上、倉庫物流打包、入貨櫃和船運等過程都需要卡板,因此訂製特定尺寸和款式的卡板、租用卡板,以至一連串和運輸有關的產品如拉伸膜(俗稱保鮮紙)、塑膠周轉箱、塑膠卡板、紙類製品以及手推車等,都屬他們的業務範圍。
戀上一嚿木 發掘製新產品
除了上述的轉變,泰興祥近年更積極向家具及其他木製品方面發展,而他們位於大角嘴的辦公室,也是自家包辦室內設計及家具製作,原因是出於一份對木材的熱情﹕「從事一個行業幾十年,如果無passion嘅話好難做到咁耐,因為我哋除咗做卡板,仲有做木材進口貿易,大家一直對木有關嘅嘢好有興趣,去旅行時候見到日本呀,歐洲呀,愈來愈多人用卡板做設計,且近年流行工業風,我哋廠有workshop,又有相關設計同生產嘅經驗,希望可以將卡板家具呢個觀念在香港推廣」,Grace解說時,Connie則以平板電腦展示相關的圖片和補充介紹,盡見母女之間默契。
回收卡板3年 政策限制終放棄
由於卡板主要是輔助運輸的物品,很多時貨物拿走了,貨車離開了,卡板卻被遺棄,積少成多下,加上堅實的結構,使它們成了堆填區的一大難題;面對此情况,原來泰興祥早在九○年代後期已主動向政府提議回收處理,並把政府部門的廢棄卡板收集後運往內地廠房修整重用,雖然成本昂貴,但為承擔社會責任不能只向錢看,可惜做了約三年後,內地對物料的進出口限制收緊,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無奈放棄。身為過來人,Grace說:「要大量咁回收卡板,喺經濟效益嘅角度實在做唔到,除非能夠設立一套環保嘅system,或者盡量standardize卡板嘅樣式,先能夠提高卡板循環使用嘅機會。」
後記
腳踏實地手藝 買少見少
聽到泰興祥的發展,不期然想到香港過去也有很多行業,可能由生產螺絲、切割木材等看似微不足道的工作做起,然後憑藉精益求精和敬業樂業的精神,終於闖出一片天地,並由紮實的基本功繼往開來,成功抵住時間洪流的衝擊而屹立;然而,今日的我城,追求賺錢快、回報高,投機取巧往往是主流價值觀。記得小弟念大學的年代,人人都說要讀商業類的科目才有出路,後來又說電腦等IT行業才有運行,現在則是流行寫Apps等小本創業,能夠在以小博大的槓桿中賺到最多便是年輕才俊,腳踏實地的手藝和工夫卻逐漸式微,怎不教人惋惜?像泰興祥般能成功將事業延續幾代,實在難能可貴。
Info
泰興祥卡板及包裝材料有限公司
網址:pallet.com.hk
欄目簡介
英文「Touch Wood」,有驅散噩運的意思,有說和廣東話的「大吉利是」意思相近。無論如何,木頭和人類的關係可說是唇齒相依,由原始人鑽木取火,到用木搭建房屋,利用木筏渡河,製作家具,及至各種藝術設計等,木都是不可或缺的材料,故此本欄目命名為「觸木 Touch Wood」,正希望把一些和木有關的人、事和地方,以至簡單的DIY創作和各位讀者分享。
作者簡介
王天仁,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以回收木卡板創作卡通動物雕塑超過十年,活躍於不同類型展覽、跨界合作和項目策劃,亦積極擔任教育工作,近來透過不同平台,以文字分享所見所想。
www.facebook.com/junkwoodsculpture
文/ 天仁
圖/ 天仁、受訪者提供
編輯/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