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硬件服務不成 英勝在軟實力長青網文章

2015年04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4月29日 06:35
2015年04月29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來英國第二個星期,還有很多事情不習慣。坐地鐵時,周圍的人都在看報紙而不是低頭看手機,原來地鐵裏面的手機接收很差,大部分時候完全沒有訊號,連電話都打不到,更遑論上網、看電郵、開Apps 之類。


去旅遊景點,經常碰到大排長龍購票,並且進度緩慢,不是因為人太多,而是幾個售票櫃位只開了一個,又或是有櫃位但沒有印票機。


地鐵無法上網 政府機關效率低

政府機關及公共設施號稱有提供網上服務,有些甚至規定必須在網上處理申請,以省儉人手與人工開支。但Beta版網站一用就是幾年,好像是沒有資源做最後修訂。網站超多問題,你碰到問題於是打電話去詢問,遇到的會是同樣有問題的自動語音系統。搞了半天,終於能接上一位真實的人,但不好意思,他建議你上網!


雖然英國的硬件不成,服務水平更是麻麻,但不得不承認他們的軟實力強勁。


首先,他們注重教育及知識傳播,從幼兒到終身學習,處處可見重點的資源投放和特別用心的安排。過去一星期多,去了約十個公園的兒童遊戲區,每個都很好玩,而且能啟發兒童對周圍環境的好奇、挑戰各種難度的肢體動作。原來在英國,設計兒童公園是一門學問,設施的高低、疏落,整個遊戲區的佈局,甚至沙池、草地、泥土的配搭都有特殊的目的(見圖)。


將教育放在很高位置

倫敦水族館更是值得我們的海洋公園學習一下。他們處於某歷史建築的地庫三層,空間非常有限,但最令人驚喜的是大部分展覽品及觀看窗口都設於離地兩、三尺。兒童可以自己去看,看了一處可以自己選擇走往那裏再看什麼其他的東西。這可不是為了方便父母,而是好讓兒童主導自己的學習、主動參與,真正樂在其中。


千禧年前後,英國政府大力提倡創新,一洗老土的形象,新鮮感帶來新的活力。舉世著名的倫敦的士,不再只是黑色。歷史更悠久的巴士,設計也變得新穎。古城區甚至可以蓋一座看來像玻璃子彈的The Shard。就連食物方面,以前英國食物等於難以入口,近年努力發掘食材和適合的食譜,現在甚至有「新英倫廚藝派」!


法律界人士

[李律仁 法律金融]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