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有傳內地股巿中658隻股票的擔保結算率會變成為零,換句話就是不可再做「孖展」。其中包括南北車、中鋁和中鐵等股分,但A股結果「拗腰」彈,消息對股票來說並非好事,但大市還算不差,在內地游資充斥下,其冷卻作用不明顯,可能因為稍前大市已調整,當有關消息一出,股民反趁低吸納,這或是情理之中。
游資充斥 壞消息難冷卻大市
現在港股和美股的關聯度已下降,雖然和A股的關聯度變大,我們應該汲取A股的情况來考慮如何繼續炒港股。A股情况就是活在政策之下,炒作並非因為公司成績卓越,而是順應政策而炒。莎莎(0178)就算經營如何有道,但內地降進口消費品關稅政策一出台,股價就馬上下跌;如華富國際(0952)經營並不出色,但政策一傾斜,民生銀行(1988)入股,華富股價即上升。
因此,現在炒股已不看重經營能力,是看重國家政策。在這種氛圍之中,大家都會變得短視,能力不再重要,但政策卻很重要。這會培養出一大批「二世祖」的公司,更造就中港股民變成全世界最短視的股民。
政策市不問前景 培養短視股民
另一方面,股市中「板塊輪動」十分厲害,一天之中,可能只有20%的股份上升,但其他的不動或下跌,正是明顯的此起彼落。還有,如追貼市場消息熱點的,又很容易中伏陣亡,例子如中石油(0857)和中石化(0386)。更有的是一些二三線股炒得十分過分,如集成傘業(1027),只是在2月中上市,兩個月內就由1.1元升至20元,但升銳跌速,一天下挫四成並不是奇事。這些都是A股化的特質,一個好的股票分析員,是會找出一間公司有發展,從而將來會多賺錢,而並不是去吹捧一隻股票而令其一天內暴升20%。現今變成只問號碼及股價,而不問經營和前景。正是燈紅酒綠、醉生夢死的「大時代」!
預坐艇 有運行
考究一些股壇苦主犯下痛不欲生的錯誤,通常第一就是「重注」;若只是損折15%至20%,在炒股乃是兵家常事。只要注碼控制得宜,拉上補下,整體還會不錯的。現在我們的策略是在目標股份下挫至「射程範圍」時我們就入市持有,等待上升時沽出。現在市場的炒作其實很「散」,因此要分散投資。要先考慮基本因素可取的,但又盡量不要跟市場熱點去炒,而要靜候一旁,擇肥而噬,「預了要坐」,就可能「有運行」!
特殊的環境就有特殊的操作,我現在持有很多不同的股票,在不斷的「換出換入」,從中有不錯的收穫,但操作過程卻絕不好看!因為是配合港股A股化,極度分散投資,微中取利,最後才會「山大斬埋有柴」!看似很儍,但卻是市况的必然;看似不好看,但卻可另闢蹊徑。現在看來會令經紀受益,而且也並不是一個華麗的操作,但卻可切合現况。
有些投資者現在可能已沽出大部分股票,正在等待低吸的時機。但在大牛市中如太理智,又可能會錯失了很多的機會。港股上次的牛市已是5年多以前,其間高低起伏,成交由瘋狂趨向沉寂、波幅由絢爛歸於平淡……投資者經歷了多少的折磨?沒有牛市時就「搵唔到食」、到置身在牛市時卻又驚惶萬狀,最終就會和利潤無緣,就怨不得別人了。
置身牛市 別太理智
沒有人會知道股市頂部在那裏,但股市是一個「以無形資產換有形資產的地方」。最經典的例子是思捷(0330)邢李㷧,用無形資產(股票)換了很多的資金回來;又如馬化騰,經常沽騰訊(0700)套現,因為股價的高低對馬化騰的生活是沒有影響的,但他也要套現才能去消費、去生活。股市實質是透過無形資產的升值而去換有形資產的地方,我們沒有神的預知能力,不可能知道何時會股災,但適時進退,升值要沽、貶值要買,就是不易之真理!胡亂猜測頂和底,是無意義和沒有益處的行為。
隨他人建議入市 風險高
很多人覺得現在市場被QE扭曲,就不必需要再去學習前人的理論了。但我覺得,去學習前人的並不是招式,而是神髓。要學習其思考邏輯和方向,才會有所得着,但連這些基本功都去找個理由而懶得去做,相信結果只會被市場淘汰。
中移動(0941)、騰訊,我們很多時都是等其自身回調時就作炒賣,而並不需要等大市回調才可操作。每隻股票都有其自身的性格和特點,只要交過手,有了個人的歷練,就會有所了解、就會有利可圖。單憑一些別人的建議而入市,是很危險的。
撫心自問,市場氣氛仍未轉勢,是「牛市」但又不是很好,可說是審慎樂觀,這個就是現在股市的「底」。現在當然可以作尋寶遊戲,但有天若變成極度悲觀而出現大調整,即這個股市底就破壞了,又怎會可以低吸?這些情况到時就會知道了,如何取捨,全憑投資者自己的一念之間!
本欄內容,乃獲授權輯錄自香港電台普通話台財經節目《e線金融網》,主持︰黃國英、劉羽葳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黃國英 財經新視野]
游資充斥 壞消息難冷卻大市
現在港股和美股的關聯度已下降,雖然和A股的關聯度變大,我們應該汲取A股的情况來考慮如何繼續炒港股。A股情况就是活在政策之下,炒作並非因為公司成績卓越,而是順應政策而炒。莎莎(0178)就算經營如何有道,但內地降進口消費品關稅政策一出台,股價就馬上下跌;如華富國際(0952)經營並不出色,但政策一傾斜,民生銀行(1988)入股,華富股價即上升。
因此,現在炒股已不看重經營能力,是看重國家政策。在這種氛圍之中,大家都會變得短視,能力不再重要,但政策卻很重要。這會培養出一大批「二世祖」的公司,更造就中港股民變成全世界最短視的股民。
政策市不問前景 培養短視股民
另一方面,股市中「板塊輪動」十分厲害,一天之中,可能只有20%的股份上升,但其他的不動或下跌,正是明顯的此起彼落。還有,如追貼市場消息熱點的,又很容易中伏陣亡,例子如中石油(0857)和中石化(0386)。更有的是一些二三線股炒得十分過分,如集成傘業(1027),只是在2月中上市,兩個月內就由1.1元升至20元,但升銳跌速,一天下挫四成並不是奇事。這些都是A股化的特質,一個好的股票分析員,是會找出一間公司有發展,從而將來會多賺錢,而並不是去吹捧一隻股票而令其一天內暴升20%。現今變成只問號碼及股價,而不問經營和前景。正是燈紅酒綠、醉生夢死的「大時代」!
預坐艇 有運行
考究一些股壇苦主犯下痛不欲生的錯誤,通常第一就是「重注」;若只是損折15%至20%,在炒股乃是兵家常事。只要注碼控制得宜,拉上補下,整體還會不錯的。現在我們的策略是在目標股份下挫至「射程範圍」時我們就入市持有,等待上升時沽出。現在市場的炒作其實很「散」,因此要分散投資。要先考慮基本因素可取的,但又盡量不要跟市場熱點去炒,而要靜候一旁,擇肥而噬,「預了要坐」,就可能「有運行」!
特殊的環境就有特殊的操作,我現在持有很多不同的股票,在不斷的「換出換入」,從中有不錯的收穫,但操作過程卻絕不好看!因為是配合港股A股化,極度分散投資,微中取利,最後才會「山大斬埋有柴」!看似很儍,但卻是市况的必然;看似不好看,但卻可另闢蹊徑。現在看來會令經紀受益,而且也並不是一個華麗的操作,但卻可切合現况。
有些投資者現在可能已沽出大部分股票,正在等待低吸的時機。但在大牛市中如太理智,又可能會錯失了很多的機會。港股上次的牛市已是5年多以前,其間高低起伏,成交由瘋狂趨向沉寂、波幅由絢爛歸於平淡……投資者經歷了多少的折磨?沒有牛市時就「搵唔到食」、到置身在牛市時卻又驚惶萬狀,最終就會和利潤無緣,就怨不得別人了。
置身牛市 別太理智
沒有人會知道股市頂部在那裏,但股市是一個「以無形資產換有形資產的地方」。最經典的例子是思捷(0330)邢李㷧,用無形資產(股票)換了很多的資金回來;又如馬化騰,經常沽騰訊(0700)套現,因為股價的高低對馬化騰的生活是沒有影響的,但他也要套現才能去消費、去生活。股市實質是透過無形資產的升值而去換有形資產的地方,我們沒有神的預知能力,不可能知道何時會股災,但適時進退,升值要沽、貶值要買,就是不易之真理!胡亂猜測頂和底,是無意義和沒有益處的行為。
隨他人建議入市 風險高
很多人覺得現在市場被QE扭曲,就不必需要再去學習前人的理論了。但我覺得,去學習前人的並不是招式,而是神髓。要學習其思考邏輯和方向,才會有所得着,但連這些基本功都去找個理由而懶得去做,相信結果只會被市場淘汰。
中移動(0941)、騰訊,我們很多時都是等其自身回調時就作炒賣,而並不需要等大市回調才可操作。每隻股票都有其自身的性格和特點,只要交過手,有了個人的歷練,就會有所了解、就會有利可圖。單憑一些別人的建議而入市,是很危險的。
撫心自問,市場氣氛仍未轉勢,是「牛市」但又不是很好,可說是審慎樂觀,這個就是現在股市的「底」。現在當然可以作尋寶遊戲,但有天若變成極度悲觀而出現大調整,即這個股市底就破壞了,又怎會可以低吸?這些情况到時就會知道了,如何取捨,全憑投資者自己的一念之間!
本欄內容,乃獲授權輯錄自香港電台普通話台財經節目《e線金融網》,主持︰黃國英、劉羽葳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黃國英 財經新視野]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