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陳永棋﹕支持普選法案 解除政治魔咒長青網文章

2015年05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5月07日 06:35
2015年05月07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行政長官普選是香港政治體制的重大變革,這種變革不能脫離香港的現實政治情况。普選法案就是按照《基本法》的規定,充分考慮到香港現實政治情况提出來的。那麼,今日香港現實政治的最大情况是什麼呢?用一句話來說,就是陷入對抗性政治的魔咒,普選法案是解除這道魔咒的根本辦法。


香港回歸以後,社會政治力量鮮明地分為兩大陣營,一方是特別行政區政府和愛國愛港力量,支持中央對香港的管治權、堅守「一國兩制」方針政策和基本法;另一方則以香港反對派及其外部支持的勢力,企圖把香港變為獨立政治實體或推翻中央政權。這兩大政治陣營的鬥爭焦點在於爭奪香港特區的管治權,實質在於要不要維護國家主權,要不要堅持「一國兩制」與基本法。這當中的是非十分清楚,這就是反對派立場、觀點和訴求都是錯誤的,根本不可能實現。但現實是,反對派堅持其錯誤主張,製造政治對抗,已經成為香港的魔咒。無論是回歸以來香港各項重大政治法律爭議,還是當下熱議的行政長官普選問題,背後都是政治對抗,對香港的繁榮穩定和居民的安居樂業帶來了嚴重負面影響。反對派陣營為了達到其政治目的,無所不用其極,去年發動長達79天的「非法佔領」行動,要與中央政府「決一死戰」,就是典型的例子。反對派以癱瘓香港國際金融中心、損害香港繁榮穩定相要挾,迫使中央和特別行政區政府接受其政治要求,為此埋單的是香港的國際形象和市民利益。在對抗性政治下,如果行政長官候選人提名採用所謂的「公民提名」或「政黨提名」辦法,普選成為這兩大陣營對壘的犧牲品就是必然發生的事情,那麼香港將繼續陷入永無寧日的政治對抗當中,勢必嚴重損害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在這種政治格局和背景下來思考香港普選問題,答案就很清楚,普選必須防止這種對抗性政治不斷惡化,解除困擾香港多年的政治魔咒。


解除對抗性政治魔咒的辦法在於堅守基本法的規定,堅持全國人大常委會「8•31」決定,支持普選法案,其中最關鍵的是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提名委員會制度。提名委員會制度是在基本法起草過程中,由港人提出來的,最終寫進基本法,就是在今天看來,也是避免對抗性政治最有效的制度設計。因為這個提名委員會由四大界別組成,而這四大界別以行業、專業為主,任何一個政黨或政治團體都控制不了提名委員會,而且愛國愛港力量佔絕對多數,任何搞對抗式政治的人,都不能獲得這個提名委員會的提名。因此,堅持提名委員會制度,是向社會各種力量和有意參政者發出一個清晰的政治信號,這就是要獲提名為行政長官候選人,就不能走政治極端,而是要兼顧各方面的利益和訴求,從而使香港社會走出對抗式政治的迷途。


何不給別人一個轉身的機會?

從根本上來講,對抗性政治與「一國兩制」是不相容的,因為「一國兩制」講的是在一個國家的前提下,兩種不同社會制度和平共處,合作而不是對抗。要確保「一國兩制」長期不變,也需要擺脫對抗式政治。支持普選法案,解除對抗式政治魔咒,是確保「一國兩制」長期實施的基本要求,是促使香港社會把主要精力放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上,實現香港新的發展的基本條件,就是對反對派來說,也是有好處的。反對派是靠搞政治對抗起家的,結果不僅把香港社會搞得不得安寧,相信自己也感到沒有出路。何不以促進普選法案通過為契機,轉變立場,回到有前途的道路上來呢?可能有些人感到自己「洗濕了頭」,難於轉過這個彎,如果這樣,何不給別人一個轉身的機會,而非要人與自己綁在一起呢?


作者是全國政協常委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