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耶穌會棄辦大學,雖非各方所願,但足以窺見本地教育政策不濟。
着力發展專上教育的城市,本應盡其所能,延攬優秀辦學團體興學,給予土地、政策配套等種種支援。香港不是沒有專上教育需要,長久以來,大學入學率只有18%,相比歐美約五成學生獲資助學位,明顯低於國際標準,政府不肯投放資源予資助學位也罷,發展私立大學本來也可以成為契機。
特區政府卻反其道而行,明明前皇后山軍營用地已預留發展自資高等院校,卻要把它轉作公屋發展。據《蘋果日報》訪問,有接近耶穌會人士坦言此舉的確打亂了建校部署。或許未算是最關鍵的原因,但教育局在整個過程與辦學團體有多少溝通、有否就覓地問題在政府內部捍衛過半句?否則,耶穌會毋須改於鹽田梓選址,該區交通不便、業權紛陳,可以料想建校比皇后山困難。
相對而言,鄰近城市發展專上教育,似乎比香港更進取。內地的「珠三角發展規劃綱要」列明,欲吸引本港大學到珠江三角洲開辦分校,說到底,就是以本港大學的名氣為大陸專上教育抬轎,試圖輸送本地大學的教學人才到大陸任教。本港大學固然明白大陸教育制度滿目瘡痍,侵吞公款、關係為先、利益輸送都是常態,要不然也不會發生像中大深圳分校研究院侵吞公款的事件,但北進的誘惑與利益,始終挽住一些本港大學的心,一來中大願設深圳分校,深圳政府甚至提供4年財政支持,支持港大與深圳合作營辦醫院。香港人資助的院校,就是這樣報效祖國,貢獻優勢予鄰近的對手城市。
又要重彈彭定康的老話:香港人的自主,正一點一滴斷送在一些人的手裏。毋須把問題升至一國兩制,僅從教育作為優勢產業看,特區政府也沒有與鄰近城市競爭的意識,連做好自己也做不到。
作者是南區區議員、民主黨中常委
着力發展專上教育的城市,本應盡其所能,延攬優秀辦學團體興學,給予土地、政策配套等種種支援。香港不是沒有專上教育需要,長久以來,大學入學率只有18%,相比歐美約五成學生獲資助學位,明顯低於國際標準,政府不肯投放資源予資助學位也罷,發展私立大學本來也可以成為契機。
特區政府卻反其道而行,明明前皇后山軍營用地已預留發展自資高等院校,卻要把它轉作公屋發展。據《蘋果日報》訪問,有接近耶穌會人士坦言此舉的確打亂了建校部署。或許未算是最關鍵的原因,但教育局在整個過程與辦學團體有多少溝通、有否就覓地問題在政府內部捍衛過半句?否則,耶穌會毋須改於鹽田梓選址,該區交通不便、業權紛陳,可以料想建校比皇后山困難。
相對而言,鄰近城市發展專上教育,似乎比香港更進取。內地的「珠三角發展規劃綱要」列明,欲吸引本港大學到珠江三角洲開辦分校,說到底,就是以本港大學的名氣為大陸專上教育抬轎,試圖輸送本地大學的教學人才到大陸任教。本港大學固然明白大陸教育制度滿目瘡痍,侵吞公款、關係為先、利益輸送都是常態,要不然也不會發生像中大深圳分校研究院侵吞公款的事件,但北進的誘惑與利益,始終挽住一些本港大學的心,一來中大願設深圳分校,深圳政府甚至提供4年財政支持,支持港大與深圳合作營辦醫院。香港人資助的院校,就是這樣報效祖國,貢獻優勢予鄰近的對手城市。
又要重彈彭定康的老話:香港人的自主,正一點一滴斷送在一些人的手裏。毋須把問題升至一國兩制,僅從教育作為優勢產業看,特區政府也沒有與鄰近城市競爭的意識,連做好自己也做不到。
作者是南區區議員、民主黨中常委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