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吳美﹕深水埗要唞氣 不可再徵綠地長青網文章

2015年05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5月13日 06:35
2015年05月13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5月2日 貴報觀點版刊出發展局政治助理馮英倫先生文章,其中有關當局申請大窩坪綠化地作住宅用途的論述,頗多不盡不實之處,本人自去年起親自經歷事情的始末,馮先生只是重彈最初提議徵地的老調,對居民、區議會和各界持份者清晰表達的立場和意見,堪稱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在全港各區之中,深水埗區可說是支持政府覓地建屋不遺餘力,按當局已公布的計劃,本區在未來幾年有大量公私樓宇陸續落成,規模大的包括南昌站、福榮街、桂林街一帶舊區、蘇屋邨、白田邨、長沙灣一帶等,居民人口將大增四成至52萬,屆時區內勢必高樓林立,交通繁忙,市中心區擠迫翳焗的情况可以想見。因此,居民更珍惜位處市區邊緣的綠化地帶,據年初區議會委託學者進行的本區民意調查,以及當局歷次的諮詢結果,居民取捨態度明確,大都不贊成將大窩坪的公共空間變作私人物業。


按照當局一直行之有效的準則,綠化地帶的規劃意向主要是界定市區的外圍界線,並作為緩衝地帶,及提供更多靜態康樂用地。然而,發展局物色綠化地帶作建屋用途的解釋,偏偏與既定規劃自相矛盾。根據馮氏所說:位於市區外圍或接近現有已發展土地或公共道路旁邊,毗鄰交通基建和供水排污等配套,就具有優勢改作房屋用途;那麼所有位處城郊之間,作為天然屏障的綠化地帶就一律可以建屋。換言之,市區邊界將會不斷擴張,畢架山、龍翔道山麓一帶日後大有機會化作石屎森林。這樣重大的政策改變,只是發展局隨便說說就付諸實行。


大窩坪綠化帶生機旺盛

大窩坪綠化帶位處山坡密林,有大量動植物棲息,生機旺盛,與附近公屋私樓近在咫尺而又接連金山郊野公園,是居民晨運、遠足、舒展身心必經之地。可是當局不加勘察,未蒐證據,官員自說自話,就把土地貶為「緩衝作用和保育價值相對較低」。又故作誤導,將該處形容為寮屋區清拆之後丟空荒廢以致草木叢生,令人覺得是一幅棄之不足惜的爛地。其實歷史上大窩坪原是長滿天然林木的山坡,在1960至1970年代間才漸被僭建寮屋霸佔,至1987年全部清拆後即規劃為綠化地帶,經自然修復演替成為今日樹木參天,鳥語花香的綠野。區議會最不能接受的,是官員信誓旦旦說確保生態、環境、交通、景觀及空氣流通等不會造成不可接受的負面影響,還會適當平衡環境及保育,作出相應的緩解措施,結論原來卻是留待賣地之後,才依靠發展商執行這些方面的評估任務。試問米已成炊,私人發展商關心的會是利潤還是公益?今日高薪厚職的專業公僕又有何作為?


讓我再三在此強調,大窩坪綠化帶是沿獅子山麓連綿延續綠化帶的重要組成部分,貿然開發必會破壞山脊線的整體面貌,而深水埗區未來房屋發展密度已經極高,大家都不願見市區再向大窩坪綠化地帶擴充,請官員尊重居民的選擇。


作者是深水埗區議員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