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特區政府宣布了根據人大常委會8•31框架下制訂的政改方案,一如所料,在框架設定的重重限制之下,2017年的行政長官選舉方案,超過95%的選民只有投票權,卻無法享有平等的提名權利,這一種富有中國特色的選舉,完全違反聯合國《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公約》)第25條,令選舉無法有真正的競爭,過程也充滿不合理限制。政改方案也違反了《基本法》第26條「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依法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不同政見人士的被選權被無理剝奪,市民即便有選舉權,亦會大打折扣和失去真義。如果將這個高度篩選的選舉吹噓為「普選」,等同說謊,等同把香港與北韓、緬甸、伊朗和中共的選舉同質化,任何有良知的人,相信也不會說這種選舉模式也是普選。
民意攻防戰
在政改表決前,未來兩個月是民意攻防戰,對着中央政府、特區政府和左派鋪天蓋地的洗腦宣傳攻勢,將假普選謊言說千次萬次,指鹿為馬,泛民主派可做的,也只能靠網上傳播創意,靠地區深耕細作,講解A貨普選的危害。
無論是梁振英,又或是左派,現時都吹噓六成民意是支持「袋住先」,隨着政改表決日臨近,相信他們或會再宣稱有七成民意支持。但是,他們所持的民意數據,是來自秘密的中央政策組和各個具左派組織背景的民調機構所進行的民調,問題的設定具引導性,數據的真確性也存疑。以有問題的民調營造民意去推動假普選,即使去到七成支持政改,筆者相信泛民主派立法會議員對否決方案也毫無懸念。可幸的是,3間大學會進行滾動民調,相信較中立的問題,會得到較真實的結果,不用再給政府操弄民意。不論民調結果如何,也只能供議員參考。泛民議員仍要本着良知,否決假普選,不會盲目地與特區政府和建制派同流合污。
袋住先就是袋一世
支持「袋住先」的論者常說,先行通過這個方案,選出的行政長官就會有民意壓力,日後再將這個制度「優化」,這只是一廂情願的推論。伊朗和北韓一屆復一屆都在篩選和欽定候選人,制度也是毫無寸進,支持此說者還在勸泛民接受「袋住先」,既無知,復可憐。
政務司長林鄭月娥在公布政改方案的聲明中,明確表示,落實「一人一票」的政改方案後,已實現基本法第45條的規定有關行政長官產生辦法最終達至由普選產生的目標。既是如此,一旦政改方案通過,中央政府就可以向國際社會宣示已履行基本法的承諾,那到時公民社會想再啟動政改,將提委會由篩選變為真普選,難過登天。林鄭月娥在出席立法會的2017年行政長官產生辦法方案小組委員會首次會議上,回答筆者的提問,政府提到先行通過方案,將來存在「優化」機會,是否也只限於在8•31框架內的小修小補,林鄭月娥明言,不能保證中央是否會容許香港將來提出超越8•31框架的修訂。換言之,「袋住先」等於永久埋葬真普選,將篩選合法化。
中央和特區政府官員除了要我們「袋住先」外,他們也不時恫嚇港人,否決政改就會「蘇州過後無艇搭」,又或不會重啟政改五部曲,永遠由1200人選出行政長官。如是這樣,那就意味否決政改之後,政府必然什麼也不做,不尋求其他方法達至普選,那他們就是在違反基本法第45條的要求。
特區政府出盡口術,無非是用蘿蔔加棍子的伎倆,又哄又嚇又騙,逼反對的市民和議員就範。但是,假的真不了,雨傘運動後爭取真普選的訴求,將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所以,泛民主派今天要爭的是真普選,既爭朝夕,也爭千秋,今天爭取不到,假的就一天也不袋,更遑論說要袋一世。
作者是民主黨立法會議員(九龍西)
民意攻防戰
在政改表決前,未來兩個月是民意攻防戰,對着中央政府、特區政府和左派鋪天蓋地的洗腦宣傳攻勢,將假普選謊言說千次萬次,指鹿為馬,泛民主派可做的,也只能靠網上傳播創意,靠地區深耕細作,講解A貨普選的危害。
無論是梁振英,又或是左派,現時都吹噓六成民意是支持「袋住先」,隨着政改表決日臨近,相信他們或會再宣稱有七成民意支持。但是,他們所持的民意數據,是來自秘密的中央政策組和各個具左派組織背景的民調機構所進行的民調,問題的設定具引導性,數據的真確性也存疑。以有問題的民調營造民意去推動假普選,即使去到七成支持政改,筆者相信泛民主派立法會議員對否決方案也毫無懸念。可幸的是,3間大學會進行滾動民調,相信較中立的問題,會得到較真實的結果,不用再給政府操弄民意。不論民調結果如何,也只能供議員參考。泛民議員仍要本着良知,否決假普選,不會盲目地與特區政府和建制派同流合污。
袋住先就是袋一世
支持「袋住先」的論者常說,先行通過這個方案,選出的行政長官就會有民意壓力,日後再將這個制度「優化」,這只是一廂情願的推論。伊朗和北韓一屆復一屆都在篩選和欽定候選人,制度也是毫無寸進,支持此說者還在勸泛民接受「袋住先」,既無知,復可憐。
政務司長林鄭月娥在公布政改方案的聲明中,明確表示,落實「一人一票」的政改方案後,已實現基本法第45條的規定有關行政長官產生辦法最終達至由普選產生的目標。既是如此,一旦政改方案通過,中央政府就可以向國際社會宣示已履行基本法的承諾,那到時公民社會想再啟動政改,將提委會由篩選變為真普選,難過登天。林鄭月娥在出席立法會的2017年行政長官產生辦法方案小組委員會首次會議上,回答筆者的提問,政府提到先行通過方案,將來存在「優化」機會,是否也只限於在8•31框架內的小修小補,林鄭月娥明言,不能保證中央是否會容許香港將來提出超越8•31框架的修訂。換言之,「袋住先」等於永久埋葬真普選,將篩選合法化。
中央和特區政府官員除了要我們「袋住先」外,他們也不時恫嚇港人,否決政改就會「蘇州過後無艇搭」,又或不會重啟政改五部曲,永遠由1200人選出行政長官。如是這樣,那就意味否決政改之後,政府必然什麼也不做,不尋求其他方法達至普選,那他們就是在違反基本法第45條的要求。
特區政府出盡口術,無非是用蘿蔔加棍子的伎倆,又哄又嚇又騙,逼反對的市民和議員就範。但是,假的真不了,雨傘運動後爭取真普選的訴求,將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所以,泛民主派今天要爭的是真普選,既爭朝夕,也爭千秋,今天爭取不到,假的就一天也不袋,更遑論說要袋一世。
作者是民主黨立法會議員(九龍西)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