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又到Le French May的日子,金鐘太古廣場於本月舉行「法式鞋藝風靡500年」展覽,並邀請著名法國策展人安妮.嘉蜜莉(Anne Camilli)坐鎮,在法國鞋業協會的支持下,從法國德龍省國際鞋藝博物館及多名私人收藏家借來珍藏,從中可窺視近500年法國及歐洲等地鞋藝發展,當中的藏品和知識,絕對是人類的無價寶。
根據俄勒岡州大學的一份研究報告The World's Oldest Shoes記載,考古學家1938年於美國俄勒岡州洞穴Fort Rock Cave發現被喻為人類歷史上最早期的鞋——涼鞋(Sandals),資料顯示該洞穴公元前8000年已有人類活動痕迹。
羅馬帝國普及鞋履 象徵身分權勢
昔日的人多數赤腳,直至公元前27年,羅馬帝國崛起,服飾及鞋變成身分象徵,鞋履才開始普及。除了帝皇及皇室人員穿鞋,平民百姓的父親,也會送一對鞋子給結婚的兒子,象徵一家主權的交接。鞋於繼後十多世紀也是身分及權勢的象徵,「法式鞋藝風靡500年」策展人Anne Camilli,希望藉鞋展讓大眾更了解鞋的象徵及意義。
男裝厚底鞋16世紀演變成高跟鞋
是次鞋展展出上世紀從1500至2000年代的法國以至歐洲等地的500年鞋藝展品,呈現鞋藝發展的傳統、設計、製鞋過程等,展品還包括製鞋工具和相關資料。鞋展以鞋的種類、年份及著名鞋匠分類為主,另特別介紹男士鞋款。Anne Camilli說﹕「如果要了解法國及歐洲女士們的鞋款設計及歷史,一定要提到男裝鞋,因為女士的鞋款是源自男鞋。其實始於14世紀,男士的騎馬長靴有1至1.5吋高的鞋跟,用於鈎掛馬鐙。而這種高跟款式逐漸演變成厚底鞋(鬆糕鞋),英文名為Chopine,16世紀中葉流行至歐洲各地,包括法國。厚底鞋發展下去,延伸至女士鞋,鞋底也愈來愈高,成為當時最流行的款式,愈高代表穿者的地位愈高。」
展覽雖然為「500年」,Anne也找來一些古代羅馬涼鞋的複製品,希望讓大眾更清楚女士涼鞋款式的演變,而且這些複製品也是製作於19世紀1800至1825年間的法國,用於舞台表演。
是次鞋展,希望大眾更了解法國時尚文化,並認識一班當代著名法國鞋匠如Francois Pinet、Charles Jourdan、Roger Vivier等,重新愛上法式鞋藝。
■Info
法式鞋藝風靡500年
日期﹕即日至5月24日
地點﹕金鐘太古廣場LG1
開放時間﹕上午10:00至晚上9:00
票價﹕免費入場
查詢﹕2844 8988
網址﹕www.frenchmay.com
法名牌展攤 睇得又買得
負責是次鞋展的展覽員告訴記者,不少駐足觀看的女士也問道﹕「這些鞋有什麼尺寸?」,可惜鞋是展品,都不售賣。但看得心癢的女士們不用失望,同步在太古廣場L1正也舉行「French Shoes Pop Up Store」展攤,當中盡是來自法國著名鞋牌包括JB Martin、Pinet、arche等等,保證女士們過足買鞋癮。
■Info
French Shoes Pop Up Store
日期﹕即日至5月24日
地點﹕金鐘太古廣場L1
查詢﹕2844 8988
法靴情懷
鞋展展出高跟鞋(Heels)、有跟鞋(Pumps)、芭蕾鞋(Ballets)、涼鞋(Sandals)、男裝女穿款式(Man Woman shoes),還有靴(Boots)的部分,由男士們的長靴,演變至女士們的短或長靴,可見款式是不停從舊蛻變。
史上最貴鞋值2340萬
鞋史上有買賣紀錄的15對最貴的鞋,當中不少與童話及電影有關。
《綠野仙蹤》的紅鞋
史上最貴的鞋是這雙由美國珠寶鑽石品牌Harry Winston向電影《綠野仙蹤》主角Dorothy 穿的紅鞋致敬,特別重新鑲做,鑲了4600 粒紅寶及50 卡鑽石,賣出價300萬美元(約2340萬港元)。
《灰姑娘》的玻璃鞋
第11位、約值41.8萬美元(約326萬港元)、鞋身鑲滿鑽石的Kathryn Wilson's Pumps。Kathryn Wilson是新西蘭著名鞋設計師,這鞋花了50小時鑲石,於一場慈善拍賣會出現,有人認為靈感來自《灰姑娘》的玻璃鞋。
法國博物館了解鞋藝
如想更了解法國鞋藝,除了參觀今次展覽,有機會到法國的話,還可到法國德龍省國際鞋藝博物館參觀。
Musée International de la Chaussure de Romans
地址﹕Rue Bistour 26100
Romans-sur-Isère
查詢﹕+33 4 7505 5181
文:簡一鋒
圖:胡景禧、Christophe Villard、Anne Coudurier、法國德龍省國際鞋藝博物館
編輯/譚詠欣
lifestyle@mingpao.com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