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華南觀察﹕李克强先用大棒後用胡蘿蔔長青網文章

2015年05月1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5月17日 06:35
2015年05月17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管理下屬常用的一招恩威並施,也就是給胡蘿蔔哄,也給當頭棒喝,而用的先後次序,當中既有學問,也能反映實際情况。總理李克强日前呵斥公務員,昨天宣布漲工資,這究竟是他的管治學問,還是公務員實在太難管?


痛斥公務員處事荒謬

本月初,李克强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講了三個故事痛斥公務員的荒謬,說國民出國旅遊辦證填資料時在緊急通知欄上填了母親的名字,公安機關要求證明「你媽是你媽」。會議重點是簡政放權,這是李克强在總理位置上主推的一項改革,但遲遲得不到落實。他在另一個會議上甚至說過「處長治國」,意思是中央制定了改革方針,層層往下推,到了處長一級就被卡住。處處凸顯他對公務員的不滿。


從公務員的角度看,已經九年沒有漲過工資,通脹都漲了四成多。當然,公務員工資的結構十分複雜,各類補貼加起來比基本工資高很多,公務員的實際收入是有所增加的。但習近平上台後,打擊貪污雷厲風行,公務員的灰色收入大幅下降,如果工資不漲,實際收入就會减少。這次公布平均漲幅是300元,而且是傾向給鄉鎮幹部多加,城市公務員漲幅實際上不高。與此同時,還要改革退休保障,即公務員的退休金要跟社會看齊,並且要繳納保險金。


加薪改革退保挽人才

公務員的士氣低落是普遍存在的,而且個別地方和行業還出現小規模的人才流失。李克强要推行簡政放權的改革極為心切,因為這是促進經濟貿易,以及老百姓對政府觀感的直接印象。國務院的難處,可能只有李克强最知道,所以一下子增加三個自貿區,原來上海自貿區也擴大面積,目的就是要簡政放權。近來多次斥駡公務員,但還是不得不以漲工資作為胡蘿蔔,問題是駡的太狠,胡蘿蔔不夠大。


阮紀宏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