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早前社區組織協會(社協)出版咗一本攝影集《寶貝二》,記錄貧童10年前後嘅成長變化,又舉辦相展,噚日仲請嚟同樣出身基層嘅前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馬時亨同攝影集內嘅主角對談,講吓兩代人面對貧窮嘅出路。
小時去中環找洋人免費學英文
馬時亨住板間房同廉租屋嘅故事大家聽得多,噚日Emily再聽馬時亨講細個嘅奮鬥故事,當時佢窮但無錢補習,想學好英文,於是就去中環同鬼佬搭訕自我介紹,從而練好會話。佢又提醒基層家長唔好抱「人有我有」心態,覺得唔去興趣班就係輸人一截,只要努力,一樣有出頭機會咁話。
其中一個攝影集主角、尼泊爾人Khem就反問馬時亨點解當局推行母語教學,要求學生有一定中文水平先可以入大學,馬時亨就笑笑口話,佢朋友李國章應該會熟啲,但佢就勉勵同學仔,教育係脫貧嘅機會。
有大學畢業生同馬時亨講自己即使月入兩萬蚊,交完租畀完家用都冇乜剩,覺得家年輕人出路少。馬時亨就話明白樓價貴,又話自己39歲先買到樓,所以唔贊成年輕人「買到樓先結婚」,指年輕人只要不斷一步步嚟,唔使太擔心喎。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