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國務院日前印發《中國製造2025》,官方稱其是中國實施 「製造強國」戰略第一個10年的行動綱領。文件提出目標:到2025年要邁入製造強國行列,並要從創新能力、環保指標等方面提高中國製造業水準。工業和信息化部長苗圩指出,「唯有實體經濟方是富國之基,唯有製造業才是強國之本」。
「2049年成製造強國前列」
《中國製造2025》提出了三步曲目標,第一步到2025年,邁入製造強國行列,製造業整體質素大幅提升,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生產率明顯提高,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踏上新台階,重點行業單位產值能耗要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第二步,到2035年中國製造業整體要達到世界製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創新能力大幅提升,重點領域發展取得重大突破;第三步,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中國製造業大國地位更加鞏固,綜合實力進入世界製造強國前列,製造業主要領域具有創新引領能力和明顯競爭優勢,建成全球領先的技術體系和產業體系。
文件提出的10個重點行業,包括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高檔數控機牀和機器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機裝備、新材料和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
工信部:媲美德國「工業4.0」
工信部長苗圩聲稱,《中國製造2025》與德國提出來的「工業4.0」不謀而合、異曲同工,都是實現信息技術和先進製造業結合,或者用互聯網與先進製造業的結合,帶動整個新一輪製造業發展。
工信部網站發布的《中國製造2025》「解讀」指出,中國製造業雖然規模龐大,但自主創新能力不足,2013年,中國80%晶片依賴進口,是第一大進口商品;產品質量不高,出口商品長期處於國外通報召回問題產品數量首位,浪費資源也影響國家形象;資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環境污染問題突出;產業結構不合理,傳統產業產能過剩,區域產業發展同質競爭;信息化水準與工業化融合深度不足;產業國際化程度不高,全球化經營能力不足。
中新網報道指出,支持製造業也是國際近年趨勢,美國2012年發布《先進製造業國家戰略計劃》,德國推出「工業4.0」,法國出台了「新工業法國」,印度去年也發布了「印度製造」戰略。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2049年成製造強國前列」
《中國製造2025》提出了三步曲目標,第一步到2025年,邁入製造強國行列,製造業整體質素大幅提升,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生產率明顯提高,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踏上新台階,重點行業單位產值能耗要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第二步,到2035年中國製造業整體要達到世界製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創新能力大幅提升,重點領域發展取得重大突破;第三步,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中國製造業大國地位更加鞏固,綜合實力進入世界製造強國前列,製造業主要領域具有創新引領能力和明顯競爭優勢,建成全球領先的技術體系和產業體系。
文件提出的10個重點行業,包括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高檔數控機牀和機器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機裝備、新材料和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
工信部:媲美德國「工業4.0」
工信部長苗圩聲稱,《中國製造2025》與德國提出來的「工業4.0」不謀而合、異曲同工,都是實現信息技術和先進製造業結合,或者用互聯網與先進製造業的結合,帶動整個新一輪製造業發展。
工信部網站發布的《中國製造2025》「解讀」指出,中國製造業雖然規模龐大,但自主創新能力不足,2013年,中國80%晶片依賴進口,是第一大進口商品;產品質量不高,出口商品長期處於國外通報召回問題產品數量首位,浪費資源也影響國家形象;資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環境污染問題突出;產業結構不合理,傳統產業產能過剩,區域產業發展同質競爭;信息化水準與工業化融合深度不足;產業國際化程度不高,全球化經營能力不足。
中新網報道指出,支持製造業也是國際近年趨勢,美國2012年發布《先進製造業國家戰略計劃》,德國推出「工業4.0」,法國出台了「新工業法國」,印度去年也發布了「印度製造」戰略。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