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5月匯豐中國製造業PMI指數小幅回升至49.1,卻已連續3個月處於50的榮枯線以下。新訂單方面雖略有回升,惟產出指數跌至48.4,續創13個月新低。因此,業內預料未來數月寬鬆政策仍會加碼。
分析:寬鬆加碼 政策陸續出台
4月匯豐中國製造業PMI終值僅48.9,創一年新低。當月,央行便再出手,在6個月內第三次降息,不過似乎未能顯著扭轉中國製造業的不利處境。儘管新訂單和價格指數有改善,但產出指數今年迄今首次現下滑,跌至48.4,創下13個月新低。新出口訂單指數大跌至46.8,顯示外需疲軟加劇。
分析指,產出和新出口訂單雙雙創新低,顯示內外需疲弱之際,製造企業生產積極性不高,前景仍黯淡,經濟下行壓力大。目前的形勢是國內外客戶需求減少,以及繼續裁員,製造業至少短期內不容易擴張。新訂單繼續下行,新出口訂單未能延續上月擴張趨勢,表明內需不振下,外需改善未能持續。企業生產意願繼續走弱,加速去庫存是企業的自然選擇。因而可見原料採購量、原料庫存與成品庫存皆繼續下降。
匯豐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也表示,政府此前數度推出寬鬆政策,並積極推進地方政府債券發行,雖略有效果,但力度仍待加強,期待未來數月寬鬆加碼。而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洪灝同樣認為更多的寬鬆政策會陸續出台。
分析:寬鬆加碼 政策陸續出台
4月匯豐中國製造業PMI終值僅48.9,創一年新低。當月,央行便再出手,在6個月內第三次降息,不過似乎未能顯著扭轉中國製造業的不利處境。儘管新訂單和價格指數有改善,但產出指數今年迄今首次現下滑,跌至48.4,創下13個月新低。新出口訂單指數大跌至46.8,顯示外需疲軟加劇。
分析指,產出和新出口訂單雙雙創新低,顯示內外需疲弱之際,製造企業生產積極性不高,前景仍黯淡,經濟下行壓力大。目前的形勢是國內外客戶需求減少,以及繼續裁員,製造業至少短期內不容易擴張。新訂單繼續下行,新出口訂單未能延續上月擴張趨勢,表明內需不振下,外需改善未能持續。企業生產意願繼續走弱,加速去庫存是企業的自然選擇。因而可見原料採購量、原料庫存與成品庫存皆繼續下降。
匯豐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也表示,政府此前數度推出寬鬆政策,並積極推進地方政府債券發行,雖略有效果,但力度仍待加強,期待未來數月寬鬆加碼。而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洪灝同樣認為更多的寬鬆政策會陸續出台。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