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書名:The Falling Rate of Learning and the Neoliberal endgame
作者:David Blacker
出版社:Zero Books
出版年份:2013
教學的意義是什麼呢?政府與市場之間的互動又如何決定教育政策?自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英美國家大力推銷新自由主義,鼓吹國家減少政府開支,避免干預市場運作,讓供求關係決定資源分配。不少國家的教育行業自然牽涉其中。支持教育市場化的一方認為競爭既能刺激學校提升質素,亦可減少政府負擔;但市場因素同時讓教學的道德責任加入金錢考慮,辦學團體甚至要增添能夠賺錢的學科確保學院運作,扭曲傳統以來我們對教學作為「普及和公共的產品」(universal and public goods)的理解。
本書作者對新自由主義產生的副作用作出批判,針對相關意識形態提倡的「節省」、「緊縮」、「發債」等伴隨而興的概念,怎樣蠶食公共教育系統。根據作者的說法,在資本主義驅動下,學校許多時候都只是單純訓練職工技能的場所,因此它們最終都會依靠市場的偏好投資不同資源。不過,倘若這種受惠於工業化的社會結構無法提供新的職業空缺,那學校被賦予的「責任」就完全被掏空,企業家、政府官員便可基於上述緊縮思維,理直氣壯的削掉公共教育,大部分學校將被私有化,我們的下一代可能無法享受「一視同仁」的教育了。
──中文大學全球研究課程助理講師 馮嘉誠
作者:David Blacker
出版社:Zero Books
出版年份:2013
教學的意義是什麼呢?政府與市場之間的互動又如何決定教育政策?自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英美國家大力推銷新自由主義,鼓吹國家減少政府開支,避免干預市場運作,讓供求關係決定資源分配。不少國家的教育行業自然牽涉其中。支持教育市場化的一方認為競爭既能刺激學校提升質素,亦可減少政府負擔;但市場因素同時讓教學的道德責任加入金錢考慮,辦學團體甚至要增添能夠賺錢的學科確保學院運作,扭曲傳統以來我們對教學作為「普及和公共的產品」(universal and public goods)的理解。
本書作者對新自由主義產生的副作用作出批判,針對相關意識形態提倡的「節省」、「緊縮」、「發債」等伴隨而興的概念,怎樣蠶食公共教育系統。根據作者的說法,在資本主義驅動下,學校許多時候都只是單純訓練職工技能的場所,因此它們最終都會依靠市場的偏好投資不同資源。不過,倘若這種受惠於工業化的社會結構無法提供新的職業空缺,那學校被賦予的「責任」就完全被掏空,企業家、政府官員便可基於上述緊縮思維,理直氣壯的削掉公共教育,大部分學校將被私有化,我們的下一代可能無法享受「一視同仁」的教育了。
──中文大學全球研究課程助理講師 馮嘉誠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