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經濟學自2008年金融海嘯後飽受批評,所受質疑大致可分為兩類。第一類質疑為何經濟學家沒有預視危機,第二類質疑則認為經濟學家太迷信自由市場。金融海嘯一周年前夕,美國經濟學家克魯明在《紐約時報》寫了一篇長文,名為How Did Economists Get It So Wrong?(為何經濟學家錯得如此離譜?)指出2008年前數年不少經濟學家還洋洋得意,以為解決了所有問題,未能預視危機之餘,亦未看到市場經濟出現災難性失效的可能性。
芝加哥學派中堅改弦易轍
針對第一類質疑,港大經濟金融學院副教授趙耀華稱,經濟運作的本質決定了它本身不能完全預測。至於第二類質疑,他稱,金融海嘯促使不少經濟學家反思自由市場的問題,包括連一向奉自由市場至上的芝加哥學派學者,例如出身芝大的經濟兼法律學家波斯納(Richard A. Posner)法官。波斯納一直是芝加哥學派的中堅,他在2008年後改弦易轍,批評芝加哥學派對市場太樂觀,引起哄動。他2010年接受《紐約客》訪問時坦言,金融海嘯是對整個經濟學專業的挑戰,「尤其是芝加哥學派」。
PCES學生批評經濟學受新古典經濟學壟斷,忽視諸如「經濟平等」等社會其他問題。趙耀華澄清,諸如新古典經濟學,其實只是一套方法學,亦可以用來研究收入不平等。他補充:「的確有不少經濟學家相信經濟增長比經濟平等重要,他們相信經濟增長長遠可促使大家收入增加,有更好的條件解決平等問題」。他稱,這類想法「多少有信仰成分」,其實已跟經濟學無關。他說:「經濟學是在於找出事實及因果關係,應如何解決問題跟經濟學沒有直接關係。怎樣解決問題涉及本身的價值判斷,但這價值判斷其實並不由經濟學提供。」
「經濟專家非社會問題神醫」
趙耀華強調,經濟學家的研究大都很專門,「理解的只是世界一部分」,社會很多問題諸如金融穩定及貧富不均等問題涉及的不止是經濟學理論,亦涉及其他範疇知識及社會制度。「解決社會問題不應只聽經濟專家的意見,社會不應對經濟專家有太大期望,經濟專家亦應該謙虛。」
芝加哥學派中堅改弦易轍
針對第一類質疑,港大經濟金融學院副教授趙耀華稱,經濟運作的本質決定了它本身不能完全預測。至於第二類質疑,他稱,金融海嘯促使不少經濟學家反思自由市場的問題,包括連一向奉自由市場至上的芝加哥學派學者,例如出身芝大的經濟兼法律學家波斯納(Richard A. Posner)法官。波斯納一直是芝加哥學派的中堅,他在2008年後改弦易轍,批評芝加哥學派對市場太樂觀,引起哄動。他2010年接受《紐約客》訪問時坦言,金融海嘯是對整個經濟學專業的挑戰,「尤其是芝加哥學派」。
PCES學生批評經濟學受新古典經濟學壟斷,忽視諸如「經濟平等」等社會其他問題。趙耀華澄清,諸如新古典經濟學,其實只是一套方法學,亦可以用來研究收入不平等。他補充:「的確有不少經濟學家相信經濟增長比經濟平等重要,他們相信經濟增長長遠可促使大家收入增加,有更好的條件解決平等問題」。他稱,這類想法「多少有信仰成分」,其實已跟經濟學無關。他說:「經濟學是在於找出事實及因果關係,應如何解決問題跟經濟學沒有直接關係。怎樣解決問題涉及本身的價值判斷,但這價值判斷其實並不由經濟學提供。」
「經濟專家非社會問題神醫」
趙耀華強調,經濟學家的研究大都很專門,「理解的只是世界一部分」,社會很多問題諸如金融穩定及貧富不均等問題涉及的不止是經濟學理論,亦涉及其他範疇知識及社會制度。「解決社會問題不應只聽經濟專家的意見,社會不應對經濟專家有太大期望,經濟專家亦應該謙虛。」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