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民主黨在雨傘運動前提出三軌方案,是一個具政治智慧的定位。三軌中,第一、二軌是公民提名及政黨提名,是超出《基本法》但符合激進泛民的訴求。第三軌是提高提名委員會的民主成分,是符合基本法範圍,可以跟中央談判。其中最重要一點,三軌中,並不是缺一不可。所以民主黨是準備採用兩套手段去達成目標:用抗爭手法爭取基本法以外的公民提名及政黨提名,另外以談判手段爭取基本法以內的優化提委會。但可惜,民主黨整套策略並不成功,因在過程中給激進泛民綁架,結果只有抗爭,沒有談判,在立場上,民主黨也不自覺地逼了自己埋牆角。只能不斷重複否決、否決。
民主黨現在已十分被動。首先民主黨不能阻止一些溫和黨員走中間路線。當有黨員發表一些溫和意見,民主黨就會第一時間發表聲明劃清界線,甚至採取紀律處分,例子有羅致光、李華明及黃成智等。這是因為怕被激進聲音批評準備轉軚。由於封殺不同聲音,民主黨又被主流社會批評一言堂,沒有言論自由。這種為求自保,犧牲黨友感情,使民主黨四面受壓,形象受損。
另一方面,社會是期望各政黨能做出建設性的建議,以解決現時的政治危機。但當羅致光建議民主黨應該基於民意,提出優化方案,突破政改僵局。但民主黨沒有細心思量羅的建議,馬上條件反射式的攻擊羅的意見。民主黨不敢提優化方案,又是因為怕黨內黨外激進派的衝擊,為求自保,沒有承擔社會受予的責任,嘗試去解決問題。這是不符合主流民意的期望。
今日民主黨已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也不知如何發揮角色。民主黨只有一句口號,不能有不合理篩選,市民有真正選擇權。但當問民主黨,這具體是什麼,如何達至這句口號。回答是模稜兩可。何俊仁表示,中央要過方案,所以她們一定會有修改方案,所以民主黨不用提方案,站穩否決立場就可以。這樣等待中央發落的態度,是極之被動。不主動提優化方案,原因同樣是怕被衝擊。其實如果中央真的在8•31框架以下作出修訂方案,而方案市民又可以接受,到時民主黨是否有勇氣,能抵禦激進的批評,接受方案呢?再加上民主黨都不知道自己具體要求什麼。這情况下,中央也不願作出不知效果的修訂。
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
民主黨由具有政治智慧的「三軌方案」,到現在模稜兩可的「沒有不合理篩選」,再加上面對激進聲音的虎視眈眈,民主黨已變得相當被動。民主黨多年來都是泛民的龍頭,今日能否自覺地認清楚自己對社會的責任,重新思考應走的路,以民意為依歸,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帶領香港能向前踏進一步?
民主黨能否重新上路,要看黨領導的意志及勇氣。筆者發表,動機不在批評,而是希望為民主黨充權。言論不能代表民主黨,但這是一位民主黨員的心聲。
作者是香港政改民意關注組成員
民主黨現在已十分被動。首先民主黨不能阻止一些溫和黨員走中間路線。當有黨員發表一些溫和意見,民主黨就會第一時間發表聲明劃清界線,甚至採取紀律處分,例子有羅致光、李華明及黃成智等。這是因為怕被激進聲音批評準備轉軚。由於封殺不同聲音,民主黨又被主流社會批評一言堂,沒有言論自由。這種為求自保,犧牲黨友感情,使民主黨四面受壓,形象受損。
另一方面,社會是期望各政黨能做出建設性的建議,以解決現時的政治危機。但當羅致光建議民主黨應該基於民意,提出優化方案,突破政改僵局。但民主黨沒有細心思量羅的建議,馬上條件反射式的攻擊羅的意見。民主黨不敢提優化方案,又是因為怕黨內黨外激進派的衝擊,為求自保,沒有承擔社會受予的責任,嘗試去解決問題。這是不符合主流民意的期望。
今日民主黨已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也不知如何發揮角色。民主黨只有一句口號,不能有不合理篩選,市民有真正選擇權。但當問民主黨,這具體是什麼,如何達至這句口號。回答是模稜兩可。何俊仁表示,中央要過方案,所以她們一定會有修改方案,所以民主黨不用提方案,站穩否決立場就可以。這樣等待中央發落的態度,是極之被動。不主動提優化方案,原因同樣是怕被衝擊。其實如果中央真的在8•31框架以下作出修訂方案,而方案市民又可以接受,到時民主黨是否有勇氣,能抵禦激進的批評,接受方案呢?再加上民主黨都不知道自己具體要求什麼。這情况下,中央也不願作出不知效果的修訂。
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
民主黨由具有政治智慧的「三軌方案」,到現在模稜兩可的「沒有不合理篩選」,再加上面對激進聲音的虎視眈眈,民主黨已變得相當被動。民主黨多年來都是泛民的龍頭,今日能否自覺地認清楚自己對社會的責任,重新思考應走的路,以民意為依歸,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帶領香港能向前踏進一步?
民主黨能否重新上路,要看黨領導的意志及勇氣。筆者發表,動機不在批評,而是希望為民主黨充權。言論不能代表民主黨,但這是一位民主黨員的心聲。
作者是香港政改民意關注組成員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