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少數族裔開設銀行戶口時遇困難已非新聞。自2008年起,香港融樂會收到超過80宗投訴,指銀行勸退或拒絕為少數族裔開設戶口,或不合理地要求少數族裔提供文件,例如要求只有香港地址的少數族裔申請人提供外地住址證明。2011年一名巴基斯坦女士被銀行拒絕開設戶口,平等機會委員會指主因是國籍而非種族歧視,而國籍、公民身分及居民和相關身分並非《種族歧視條例》保障特徵,受害人因此難以提出訴訟。
最近香港金融管理局邀請了至少15個少數族裔團體和服務少數族裔的非政府機構、香港主要銀行和香港銀行公會會面,是自《種族歧視條例》在2009年生效以來和少數族裔團體首次有機會直接與銀行及香港金融管理局反映問題。大部分銀行均回應問題是前線職員欠缺敏感度所致,銀行沒歧視意圖。銀行的回應可能非意料之外,但金管局竟然在未完成調查少數族裔投訴和絕大部分銀行未能提供有關針對《公平待客約章》的職員培訓詳情的情况下,就在會上接受各銀行從來沒在政策層面歧視少數族裔,令人難以置信。
另必須澄清,根據《種族歧視條例》,銀行的行為不一定要有歧視動機才構成歧視。只要銀行對少數族裔給予較差待遇,或銀行的要求對少數族裔比起對華人來說較難符合,而這要求對少數族裔有損又非有理可據,就構成歧視。
平機會有法定責任執行《種族歧視條例》,卻拒絕出席上述會議,實在令人失望。另外,政制及內地事務局負責提出有關《種族歧視條例》的修訂,亦沒有出席會議。政府做的只是作中介秘書邀請少數族裔團體及非政府機構出席會議。政府和平機會連透過會議去研究修例的重要性也不願,令人懷疑政府及平機會是否當少數族裔居民是香港人、是否覺得需要確保少數族裔有平等法律保障。
本會在倡議修改《種族歧視條例》以堵塞上述漏洞的同時,亦促請金管局加強執行《公平待客約章》,並要求所有銀行針對約章培訓員工,以確保少數族裔在使用銀行服務時免受歧視。銀行戶口是日常生活中基本不過的必需品,政府、金管局和平機會怎能容忍少數族裔此基本權利受損?「亞洲國際都會」是否只是口號?
作者是香港融樂會總幹事
最近香港金融管理局邀請了至少15個少數族裔團體和服務少數族裔的非政府機構、香港主要銀行和香港銀行公會會面,是自《種族歧視條例》在2009年生效以來和少數族裔團體首次有機會直接與銀行及香港金融管理局反映問題。大部分銀行均回應問題是前線職員欠缺敏感度所致,銀行沒歧視意圖。銀行的回應可能非意料之外,但金管局竟然在未完成調查少數族裔投訴和絕大部分銀行未能提供有關針對《公平待客約章》的職員培訓詳情的情况下,就在會上接受各銀行從來沒在政策層面歧視少數族裔,令人難以置信。
另必須澄清,根據《種族歧視條例》,銀行的行為不一定要有歧視動機才構成歧視。只要銀行對少數族裔給予較差待遇,或銀行的要求對少數族裔比起對華人來說較難符合,而這要求對少數族裔有損又非有理可據,就構成歧視。
平機會有法定責任執行《種族歧視條例》,卻拒絕出席上述會議,實在令人失望。另外,政制及內地事務局負責提出有關《種族歧視條例》的修訂,亦沒有出席會議。政府做的只是作中介秘書邀請少數族裔團體及非政府機構出席會議。政府和平機會連透過會議去研究修例的重要性也不願,令人懷疑政府及平機會是否當少數族裔居民是香港人、是否覺得需要確保少數族裔有平等法律保障。
本會在倡議修改《種族歧視條例》以堵塞上述漏洞的同時,亦促請金管局加強執行《公平待客約章》,並要求所有銀行針對約章培訓員工,以確保少數族裔在使用銀行服務時免受歧視。銀行戶口是日常生活中基本不過的必需品,政府、金管局和平機會怎能容忍少數族裔此基本權利受損?「亞洲國際都會」是否只是口號?
作者是香港融樂會總幹事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