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社評﹕國際足協須痛定思痛 反貪腐勿淪大國角力長青網文章

2015年05月3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5月31日 06:35
2015年05月31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國際足協(FIFA)爆出成立百多年來最嚴重的貪腐風暴,7名高層因涉嫌在批核賽事轉播權和贊助時最少受賄1億美元,在瑞士被捕,將被移送美國受審。雖然這場驚天醜聞未有妨礙國際足協會長白禮達上周五成功連任,但國際足協的形象和公信力已嚴重受挫,白禮達必須認真負起作為組織領導人的責任,切實改革,加強組織透明度。至於歐美在調查國際足協貪腐時必須公允公正,勿讓肅貪倡廉淪為國際政治角力打擊對手的工具。


瑞士當局上周配合美國政府的反貪行動,拘捕包括現任副會長在內的7名國際足協高層。美國司法部長林奇說,國際足協「在美國和境外存在猖獗、有系統和根深柢固的貪污」,聯邦調查局局長科米更稱「回佣和賄賂已成為國際足協『做生意』的一種手法」。美國這次在國際足協舉行會長選舉前高調採取檢控行動,形同向尋求第4度連任的白禮達摑一巴掌。醜聞曝光後,近年與白禮達屢起摩擦的歐洲足協主席柏天尼,與美、加、歐洲多國足協代表和政要紛紛開腔,要求白禮達下台。柏天尼聲言,如果國際足協不大刀闊斧改革,歐洲足協不排除杯葛2018俄羅斯世界盃。作為主要贊助商之一的全球最大信用卡公司VISA也警告,國際足協如不馬上採取措施恢復信譽,便會中止贊助。


不過,白禮達憑藉多年來對亞洲和非洲足運的支持,贏得兩地足協代表的全力支持,最終連任。雖然白禮達承認,圍繞國際足協的貪污醜聞令足球蒙羞,承諾會採取更多措施,確保足球界每個人的行為都負起道德責任,贏回公眾信任,但他同時又稱不能要求他為所有人的不當行為負責,「我不能在所有時候監督每一個人。如果人們想做錯事,他們也會嘗試遮掩」。


白禮達任內有建樹

高層貪腐難辭其咎

白禮達1998年上台以來一直緊握國際足協大權,監督組織運作本來就是他的責任,可是面對高層貪腐,白禮達試圖巧言令色推卸責任,令人失望,更使人懷疑他是否真有決心落實改革,根治貪腐。國際足協被轟黑箱作業絕非一朝一夕,2010年,國際足協不理會反對聲音,堅持一併選出2018年和2022年世界盃主辦國,被指容易衍生「枱底交易」交換選票。此外,國際足協無論在高層薪酬,還是分發資源予旗下209個國家及地區的足總方面也缺乏透明度。去年11月,尼泊爾足總主管涉嫌將超過500萬美元的資金中飽私囊而辭職。反貪組織「透明國際」在全球30國訪問3.5萬名球迷,結果顯示69%受訪民眾對國際足協失去信心,83%人反對白禮達再度連任。


誠然,白禮達擔任會長17年間有不少建樹,財務方面,國際足協收入增長20倍、盈餘增3倍,坐擁超過15億美元;足運方面,白禮達大力協助亞洲和非洲足運發展,透過確立世界盃主辦權由各大洲輪流主辦的原則,讓世界盃成為真正全球盛事,不再只屬歐洲和南美等足球強國的專利。可是,這不代表國際社會和全世界熱愛足球的人士,願意對國際足協貪腐的變本加厲不聞不問。循法律途徑追究國際足協高層貪腐、在政治上敦促國際足協改革,本身都是可行的做法,關鍵是在處理上必須公平公正,不可趁機渾水摸魚,以達致一己私利目標。


然而,一些歐美政要,似乎有意趁今次機會,漁取體育以外的好處。例如主張強硬對俄的美國共和黨資深參議員麥凱恩等,質疑將2018年世界盃主辦權授予俄羅斯的過程存在舞弊,要求撤回。對此莫斯科反應強烈,質疑西方暗耍手段,企圖阻止俄羅斯主辦國際體育盛事。專研國際法的哈佛大學法學教授Noah Feldman指出,美國司法部今次運用所謂「域外司法權」,將本國法律加諸到一個並非以美國為總部的國際組織的高層人士身上,容易引起爭議,甚至令人覺得美國是否企圖插手「接管國際足運」。美方必須秉公處理調查工作,以免外界懷疑這次反貪行動背後別有居心。


國際奧會前車可鑑

厲行肅貪已成首務

今次國際足協的貪腐風暴,令人想起1990年代末國際奧委會爆出的貪污醜聞。1998年,國際奧委會成員被指收受美國鹽湖城當局的賄賂,將2002年冬季奧運會的主辦權交予鹽湖城;傳媒其後更揭發,早於1990年代初開始,一些國際奧委會成員已開始受賄。儘管醜聞最終沒有影響鹽湖城如期主辦冬季奧運,但為了重建信譽,國際奧委會展開內部調查,最後破天荒驅逐至少6名涉嫌貪腐的國奧委成員,並設下嚴厲規則,限制國奧委成員的年齡和任期,以及不得接受奧運申辦城市的奢華款待。雖然時任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獲證明清白,但在任逾20年的他,最終決定在2001年放棄競逐連任。厲行肅貪已成為國際足協當前首務,白禮達應當借鑑當年國際奧委會貪腐醜聞的教訓,痛定思痛改革,重拾國際社會的信任。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