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樓巿長升長有,因為香港錢多。說香港人多錢,到底點多法?有分析認為,樓價是否過高,樓市會否轉勢下跌,可以看私樓市值及銀行存款量。在2011年8月,本港所有私樓市值約6萬多億元,本港存款總額在2011年6月是7萬億元,換句話說,如果港人把存款全數提出,理應可以買光所有私樓(詳見中天著:《點破地產霸主》)。
上一代積累財富 協助下一代上車
我翻查了一下最新數字,到了2014年,港人存款總額達到10萬億元,然而本地物業總值已上升至20萬億元,存款已不能「買起」整個樓市,換言之,過去3、4年樓價的上升速度超越了港人的儲蓄增長速度。
然而,除了比較物業總值和港人存款之外,港人身家豐厚的另一指標,就是有多少業主已經供滿樓,在無負債的情况下擁有物業。不容易有確實數字,2011年人口普查報告顯示,居於自置單位的家庭中,沒有按揭貸款的比例達60%。如果業主已經供滿樓,他們就毋須擔心樓價下跌而無法供款;此外,供滿樓的業主可攻可守,如果有合適的物業對象,他們有足夠實力可隨時入市。
家庭收入難再成樓市指標
現在不少年輕人上車置業,其實絕大部分都是父母付首期,或付出相當高比例的樓價,餘額才由年輕人分期供款,這種由父母補貼置業的方式,皆因香港過去積累的財富驚人,沒有這種財力支撐,年輕人單靠工資,在目前的樓價水平根本上不了車,靠每月儲3000元置業,也就成為天方夜譚。
除了本地財富,資金流入尤其是投資移民仍未取消之前,樓市受恵於一大批想「移居」香港的內地投資者。現在「投資移民」類別取消了,但內地大量資金來香港買住宅、商廈等,仍然是樓市的一支生力軍。如果看不通大量財富流向物業的現實,仍然以家庭入息衡量港人能否買樓,必定會捉錯用神,勸年輕人省吃儉用儲錢上車置業,就更是不切實際了。
陳景祥
上一代積累財富 協助下一代上車
我翻查了一下最新數字,到了2014年,港人存款總額達到10萬億元,然而本地物業總值已上升至20萬億元,存款已不能「買起」整個樓市,換言之,過去3、4年樓價的上升速度超越了港人的儲蓄增長速度。
然而,除了比較物業總值和港人存款之外,港人身家豐厚的另一指標,就是有多少業主已經供滿樓,在無負債的情况下擁有物業。不容易有確實數字,2011年人口普查報告顯示,居於自置單位的家庭中,沒有按揭貸款的比例達60%。如果業主已經供滿樓,他們就毋須擔心樓價下跌而無法供款;此外,供滿樓的業主可攻可守,如果有合適的物業對象,他們有足夠實力可隨時入市。
家庭收入難再成樓市指標
現在不少年輕人上車置業,其實絕大部分都是父母付首期,或付出相當高比例的樓價,餘額才由年輕人分期供款,這種由父母補貼置業的方式,皆因香港過去積累的財富驚人,沒有這種財力支撐,年輕人單靠工資,在目前的樓價水平根本上不了車,靠每月儲3000元置業,也就成為天方夜譚。
除了本地財富,資金流入尤其是投資移民仍未取消之前,樓市受恵於一大批想「移居」香港的內地投資者。現在「投資移民」類別取消了,但內地大量資金來香港買住宅、商廈等,仍然是樓市的一支生力軍。如果看不通大量財富流向物業的現實,仍然以家庭入息衡量港人能否買樓,必定會捉錯用神,勸年輕人省吃儉用儲錢上車置業,就更是不切實際了。
陳景祥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