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北京昨日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出,網絡語言有低俗化問題,並日趨嚴重。報告歸納網民使用有關詞語的3種情况,並認為對社會整體情緒有負面影響。
舉例「尼瑪」「逗比」被廣傳
中新社報道,民網輿情監測室發佈的《網絡低俗語言調查報告》,指網絡語言低俗化現象日益明顯,部分髒話經網絡廣泛傳播,例如「碧池(bitch)」、「逼格(愛賣弄)」、「尼瑪(你媽)」、「草泥馬」和「逗比(犯傻)」等字眼。
報告整理出網絡低俗語言使用的3種情况,包括以情緒發泄為目的的謾罵、以惡意中傷為手段的語言暴力、在網上公開平台以粗鄙低俗方式表達意見。報告認為若公眾人物也廣泛使用有關語言,現象會更嚴重。
舉例「尼瑪」「逗比」被廣傳
中新社報道,民網輿情監測室發佈的《網絡低俗語言調查報告》,指網絡語言低俗化現象日益明顯,部分髒話經網絡廣泛傳播,例如「碧池(bitch)」、「逼格(愛賣弄)」、「尼瑪(你媽)」、「草泥馬」和「逗比(犯傻)」等字眼。
報告整理出網絡低俗語言使用的3種情况,包括以情緒發泄為目的的謾罵、以惡意中傷為手段的語言暴力、在網上公開平台以粗鄙低俗方式表達意見。報告認為若公眾人物也廣泛使用有關語言,現象會更嚴重。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