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筆陣˙政改破局之後﹕先談「票債票償」孆憛R蔡子強長青網文章

2015年06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6月04日 06:35
2015年06月04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隨着周日京官與泛民在深圳會面談政改,會議毫無成果,雙方在政改立場上的鴻溝絲毫沒有拉近,泛民「飯盒會」召集人梁家傑,會後更表明,因為雙方並不能說服對方,故泛民否決政改應「並無懸念」,也「別無選擇」,之後,多位議員亦明言如今通過政改方案的機會等於零,而政府亦說將會把政改方案原封不動於本月17日提交立法會表決,顯示基本上已無轉圜餘地,事到如今,縱使是最樂觀的人,對政改通過似乎也不再存希望。


事已至此,很多人都關心香港政局今後將會如何發展,筆者在本欄將會一連幾星期,作一個初步分析和展望。


張曉明警告「票債票償」

今天首先談談,泛民政黨將可能受到的衝擊,尤其是說說,中聯辦主任張曉明有關泛民「票債票償」的警告,這個近日熱門的話題。


張曉明在周日發言時指:

「過往幾屆立法會地區直選中『泛民』陣營參選人獲得的選票,有相當大的一部分來自中間選民。雖然我們不能準確預見到一年以後立法會選舉時的社會總體氣氛和各種具體情况,但可以肯定一點,當大多數選民感到他們本來已經到手的『一人一票選特首』的權利因為某些議員的不滿意或者某些政治考慮而被橫加剝奪的時候,也必然會用手中的選票來表達他們的不滿和憤慨。一些社會人士講『票債票償』,恐非危言聳聽。即使某些『泛民』參選人相信自己的『基本盤』比較穩定,但在激烈的競爭中哪怕流失一兩成中間選民的選票,後果也可能很嚴重。」(摘自《巴士的報》,該網媒有把3位官員的發言全文刊出)


表面上,這是張曉明的一番分析,但在這樣重要的場合,如此高調的說出來,當中亦不無鼓動風潮的作用,提醒中間選民,運用手中一票懲罰泛民。事實上,較早之前,梁振英已經在公開場合,呼籲選民在下次選擇中,要以手中選票把支持拉布的泛民議員逐出議會,「vote them out」。所以,這種說法,其實是一脈相承的。


樹欲靜而風不息

因此,預料政改方案遭否決後,將會掀起新一場鬥爭的序幕,那將是一場互相finger-pointing的輿論戰,追究普選泡湯的責任誰屬。預計北京和特區政府,將會動員所有可以調動的媒體和輿論機器,加入譴責和狙擊泛民的行列。而因為(一)大部分媒體已經歸邊;(二)建制派的輿論機器,在過去兩年從佔領運動一路走來,運作已經日趨成熟;再加上,(三)支持政改「袋住先」的民意始終佔優,因此,在這場輿論戰中,泛民很大可能會處於捱打局面,只能負隅頑抗。


這樣的輿論戰會先在區議會選舉前全面發酵,再延續至明年立法會選舉。


所以,以為政改告一段落之後,大家可以耳根清靜,無疑只是緣木求魚,畢竟「樹欲靜而風不息」。


狙擊三大口實

筆者估計,(一)否決普選特首、(二)拉布、(三)佔領運動,將會成為選舉中,建制派狙擊泛民候選人的三大口實。事實上,有建制派近月已率先行動,如在街上掛出相關口號的街板。


那麼,這種狙擊,對泛民的殺傷力又有多大呢?

我認為,最大的衝擊會在區議會選舉出現,反而到了立法會選舉,泛民未必會因此丟掉幾多議席。


有人會問,不是說按過往經驗,區議會選戰通常環繞地區事務和民生;相反,立法會選戰則環繞政治,那麼,政改、拉布、佔領三大政治問題的後遺症,不是理應對立法會選舉才衝擊最大嗎?

預料衝擊區選比立選嚴重

講是這樣講,但大家也不要忘記,區議會和立法會選舉採用不同的選舉制度,前者是單議席單票制,後者是比例代表制。4至5個百分點選票的流失,在單票制下,已經足以帶來一次大敗,但相反,在比例代表制下,卻會起到一種庇護作用。


更何况,上屆立法會選舉,泛民因為選舉策略失誤(尤其是公民黨排陣失當),致令配票結果極差,令泛民在香港島、新界西,以及九龍東,都喪失了一個本來不應輸掉的議席,所以建制派是「贏凸」了很多,要在明年立法會直選戰場,「再進一步」壓縮泛民的議席,除了在新界東和超級議席兩條戰線有可能之外,其他地區都十分困難。


所以,最大的隱憂是在區議會選舉,那是一個要得過半選民才可勝出的遊戲,而民調結果清楚顯示,泛民在政改和佔領兩大問題上,都只是取得約四成民意支持。所以,在選舉中流失選票,似乎在所難免,即使只有4至5個百分點選票的流失,那已經足以帶來一次大敗。


民主黨和民協面對最大威脅

但若然再進一步細看泛民各個政黨,公民黨、工黨、社民連、人民力量4個黨,上屆區議會選舉,分別只是勝出7席、0席(以職工盟計)、0席、1席,本來就沒有幾個區議會議席,所以今屆即使再輸,也不會輸掉些什麼;相反,民主黨和民協卻是大戶,上屆分別勝出47席和15席,所以今屆也將會首當其衝,壓力也最大。


那麼,這是否又被張曉明說中呢?我想說,他只是說出事情的一半,問題是,要是泛民投票支持政改方案,難道他們就不會面對「票債票償」的威脅嗎?所不同的,只不過是,狙擊會來自政改光譜的另一端,情况就如2010年通過政改方案之後,民主黨和民協所遭受人力等的狙擊一樣,而過程中,他們不單會袖手旁觀,甚至會落井下石。


其實,「橫死掂死」,這也反映,近年社會漸趨撕裂,溫和泛民夾在中間,「兩面不是人」的困境。


(系列之一)

蔡子強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