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過去幾年,輕型貨車載客取酬活動日趨增加,而隨着智能手機程式普及,愈來愈多市民選擇這些客貨車作為代步工具。不過,理大科技及顧問有限公司一份研究調查測試召喚客貨車接載服務,發現逾九成客貨車司機都在乘客無攜帶貨物下仍然接載,涉違反《道路交通條例》。
調查:客沒攜貨 九成司機仍載
該研究派員利用手機程式輸入接載要求,作約400次客貨車登車測試。研究顯示,過程中只有6%司機得悉調查員無帶貨物,依法拒絕接載,餘下九成都繼續接載。有逾七成司機在過程中沒詢問乘客是否有貨物,都會接載。
另外,負責研究的熊永達博士指出,許多客貨車都沒有安裝乘客安全帶,這樣載客不單違法,更可能引致嚴重傷亡事故。他特別提到一些公司會提供高級房車作代步,但這些房車沒有為乘客買保險,一旦發生意外,對乘坐者沒任何保障。
他建議政府加強執法和規管,打擊輕型車輛非法載客活動;同時亦可檢討現行的士服務水平,例如設定機場分區定額收費及成立的士服務改善基金作推廣和處理投訴,以滿足乘客實際需求。
運署:提醒Apps公司相關法例
運輸署回應指出,輕型客貨車用途受到《道路交通條例》規管。根據該條例第52條,輕型客貨車可以出租及取酬形式作載貨用途,但若以之作載客用途並收取酬勞,則屬違法。
發言人指出,任何人如招攬或企圖招攬他人乘坐以出租或取酬形式載客的輕型客貨車,亦屬違法。鑑於愈來愈多人透過智能電話應用程式租用輕型貨車服務,運輸署已向開發應用程式公司提醒相關法例規定,尤其是使用輕型貨車以出租或取酬方式載客乃違法行為。
調查:客沒攜貨 九成司機仍載
該研究派員利用手機程式輸入接載要求,作約400次客貨車登車測試。研究顯示,過程中只有6%司機得悉調查員無帶貨物,依法拒絕接載,餘下九成都繼續接載。有逾七成司機在過程中沒詢問乘客是否有貨物,都會接載。
另外,負責研究的熊永達博士指出,許多客貨車都沒有安裝乘客安全帶,這樣載客不單違法,更可能引致嚴重傷亡事故。他特別提到一些公司會提供高級房車作代步,但這些房車沒有為乘客買保險,一旦發生意外,對乘坐者沒任何保障。
他建議政府加強執法和規管,打擊輕型車輛非法載客活動;同時亦可檢討現行的士服務水平,例如設定機場分區定額收費及成立的士服務改善基金作推廣和處理投訴,以滿足乘客實際需求。
運署:提醒Apps公司相關法例
運輸署回應指出,輕型客貨車用途受到《道路交通條例》規管。根據該條例第52條,輕型客貨車可以出租及取酬形式作載貨用途,但若以之作載客用途並收取酬勞,則屬違法。
發言人指出,任何人如招攬或企圖招攬他人乘坐以出租或取酬形式載客的輕型客貨車,亦屬違法。鑑於愈來愈多人透過智能電話應用程式租用輕型貨車服務,運輸署已向開發應用程式公司提醒相關法例規定,尤其是使用輕型貨車以出租或取酬方式載客乃違法行為。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