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劉懿樂﹕在理想與現實中作出合理平衡長青網文章

2015年06月0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6月08日 06:35
2015年06月08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日前,香港免費幼稚園教育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提交了實施免費幼教的具體方案。《明報》則在5月29日社評中對此方案指出兩大質疑:方案並不是真的免費;必須讓全日制也免費。作為一名研究本港幼教政策的在讀研究生,本人希望結合有關研究成果,對此回應。


真免費?假免費?

明報社評反映了社會各界對免費幼教的一個普遍誤解,也即:真免費應該是費用全免或全部幼兒都免費,否則就是假免費。這其實是一個美麗的誤會。我導師李輝副教授領導的香港大學幼教政策研究團隊在過去數年研究比較了世界各地(包括中國內地及澳門)推行的免費幼教政策,發現各國普遍做法是:政府只是資助3到6歲幼兒的學費,至於其他如書簿費、文具費、管理費等,均不資助。


以免費最為徹底的澳門為例。我們研究發現,也只有公立幼稚園和加入免費校網的私立幼稚園才會免費,未入網的幼稚園並不免費。但政府會對非入網幼稚園的幼兒發放一定數額的學費津貼,而家長仍需繳付與招生、入學和頒發證書相關的補充服務收費。入讀澳門各類幼稚園的幼兒,其減免費用的比例在30%至70%之間。又以推行免費幼教政策的陝西和山西為例,地方政府也只能做到豁免公辦幼兒園的學費,入讀民辦幼園者每學年只可拿到508到900元人民幣的補貼,家長仍需繳付行政費、保健費和教材費等其他雜費。


由此可見,各個國家和地區目前所實施的免費幼教其實並非所有兒童免費或所有費用全免。因此,筆者認為,委員會所提建議中規中矩,跟隨國際主流趨勢。


全日制也要全免費?

此外,報告也建議在全面資助半日制幼稚園的基礎上,對全日及長全日制幼稚園分別多給兩至三成資助,而全日制家長若需額外資助則可向教育局申請。這一做法其實也是經過精心考慮的 。以現時全日制學費較半日制多五至六成,那麼基於幼教事業家長和政府責任共擔的原則,政府多付二至三成(長全日甚至更多),家長承擔另外一小部分,這也是相當合情合理的。而來自貧窮家庭有需要享用全日服務的幼兒,則可通過申請額外資助的方式實現免費全日制幼教,這個方案可謂考慮周到。


綜上所述,推行免費幼教之成敗,端賴於政策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可持續性。不能操之過急,以免適得其反。且記,沒有任何政策能夠完全滿足所有人士的訴求,委員會無意欺騙或愚弄社會大眾而推行半吊子的免費幼教,所提方案科學、合理、務實。就如委員會主席鄭慕智所強調,「這是在理想與現實中作出合理平衡」。


作者是香港大學教育學院 幼兒教育政策研究生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