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我要真放假!」
學期尾聲,暑假在即,放假絕不應埋首補習班功課班,大人小朋友都應出外走一走、鬆一鬆。
上海自然博物館新館今年四月開幕,館內收藏過萬動物標本、古生物化石,還有實物原大的動物模型,毋須走遍五大洋七大洲,一天內便可看到北極熊、東北虎、非洲長角牛;亦毋須乘時光機穿梭古今,可以找到白堊紀龍、黃河古象足迹。
16億元建新博物館
今年初,上海出現了一場大規模的「動物大遷徙」。
今夏引起熱潮的上海自然博物館,歷史悠久,成立於1956年,原位於黃浦區,建築面積12,880平方米,收藏大量動物、植物、地質標本,當中黃河古象和馬門溪恐龍是鎮館之寶,去年正式閉館。
投資13億元人民幣(約16億港元)的新館,今年4月18日開幕,舊館的黃河古象、馬門溪恐龍及來自世界各地成千上萬的標本和模型,遷徙至新館;新館建築面積45,257平方米,外形像一隻螺,盤旋而上。
收藏過萬標本化石
走進上海自然博物館,一雙眼睛十分忙碌,不停東張西望——當你駐足細看一條俗稱娃娃魚的大鯢,離不遠處就有一條科莫多巨蜥正盯着你,還有頭頂的鎚頭鯊對你虎視眈眈。博物館把古、今、中、外的海陸空生物來個大募集,帶到遊人眼前。
館內最吸睛的首推各種動物標本和模型,全部栩栩如生。此外,還有大量地質標本、古生物化石,以至各種礦物、水晶、寶石,同樣令人目不暇給。精選五大必看,各具特點。講多無謂,去相!
★五大必看★
1. 蛇頸龍領巨魚 半空迎賓
踏入博物館,數最震撼的,是掛在半空的海洋巨型生物模型,迎面而來是巨型「蛇頸龍」模型,一隻似是恐龍和海獅混合體的史前「水怪」;緊接其後,是長逾30米的藍鯨,還有生活在深海的巨型魷魚、大白鯊、鎚頭鯊……這些潛入深海也未必看得見的巨型「水怪」,全都掛在半空,讓大家隨時抬頭就看得見。
2. 動物家族 跨時空團圓
「生命長河」展區,展示數百種海陸空動物標本和模型,記錄了地球過去和現在曾經出現的各種生命體。一類動物,不同品種同時呈現眼前,鹿有梅花鹿、駝鹿、白尾鹿、斑鹿……熊有北極熊、棕熊、馬來熊、大熊貓……相信不少是大家聞所未聞。
3. 非洲草原 瞬間歷晝夜
高逾六米的非洲草原大幕牆,長頸鹿和犀牛守在門口迎賓,向前走,一大群羚羊在大草原休息,還有斑馬、獅子、獴各據一方。大幕牆配合投影器燈光,可以在數分鐘內經歷大草原的晝和夜、旱和雨。
4. 九米恐龍搖長頸搵食
博物館展出大量恐龍展品,有恐龍蛋和恐龍骨化石,各種恐龍骨架模型。其中烏因庫爾阿根廷龍是世界最大的恐龍之一,亦是全館最大的機動模型,身長九米,恐龍長長頸部可以高低擺動,這條阿根廷龍就是靠活動頸部覓食。
阿根廷龍旁邊,有被稱為亞洲第一龍的合川馬門溪龍骨架模型,模型來頭不小,原模是1957年出土的四川合川馬門溪龍化石,曾多次出國展覽,恐龍迷千萬不要錯過。
5. 十米高牆六十角
一幅約十米的高牆,展示六十多種不同鹿角、牛角、羊角,是打卡、Selfie最佳「角」度。在「繽紛生命」展區,展現生物多樣性,一次過展示18種大小不同的蛋,最大的是鴕鳥蛋,最小的是什麼呢?還有由不同蝴蝶拼砌而成的圖案,近百種貝殼標本,都值得駐足細賞。
【同場加映﹕公園賞多國雕塑】
博物館坐落靜安雕塑公園,靜安區地處上海市中心,因著名的靜安寺而得名。
遊完博物館,可以在靜安雕塑公園繞一圈。靜安雕塑公園面積不太大,其中梅園和櫻花長廊,每年春天吸引不少人來賞花;公園另一大特色,就是集合了英國、美國、法國、比利時、印度等多個國家數十件大型藝術品,當中不少是來自2010上海世博的展品。一個接一個巨型雕塑,令人目不暇給,有如一間露天的藝術博物館,雕塑還會不定期更換,可觀度絕不遜於自然博物館內的動物標本和模型。
【旅遊錦囊】
證件﹕回鄉證
機票﹕香港上海來回$1160(未連稅,港龍航空優惠票,出發期限至2015年7月8日)
匯率﹕100港元兌80元人民幣
上海自然博物館
參觀票價﹕成人30元人民幣(約38港元)、學生12元人民幣(約15港元)
開放時間﹕周二至日,上午9:00至下午5:15;逢周一休館
地址﹕上海市靜安區山海關路399號
交通﹕上海地鐵1號線新閘路站(1號出口),或2號線南京西路站(2號出口),館內不設停車場
網址﹕http://www.snhm.org.cn
文、圖﹕丁一一
編輯﹕梁小玲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