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曾志豪﹕「後政改」的核心仍是政改長青網文章

2015年06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6月12日 06:35
2015年06月12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政改表決仍未進行,但好像已經變成過氣題目,大家不再談政改,轉為討論「後政改」。


梁振英公開表示無「Plan B」,政改若遭否決,便不會再談政改,轉為討論民生問題。林鄭月娥也是心領神會,同一口徑,否決政改便要專心民生施政。


最糟糕的是,某些泛民議員也同意了這種觀點,和林鄭見面後,也宣稱若政改否決,便要集中火力討論民生問題。


言下之意,政府等於說﹕若這次否決政改,特區政府不會再重啟政改五部曲,香港人要硬食小圈子選委會,不知多長的時間 。


這也可以理解為,撒賴。


錢就無,命就有一條;政改就無,民生就可以討論。


但政改和民生,從來不是二元對立。不論政府還是代議士,從來都不需要「二擇其一」。大家一路爭取政改,一路關注香港的民生議題;客觀上,世事從來不等人。南韓的新SARS不會因為你香港展開政改討論而暫時不擴散,地球在轉,你不可能說今天只討論單一議題。所以根本不存在「集中精神討論民生」,這只是政府以退為進的借口,其實骨子裏還是這個意思﹕「要麼袋住先,要麼乜都無。」


我希望代議士也要清醒一點,或許你們覺得否決政改便已經「功德圓滿」,短期內再施壓要求重啟政改五部曲是天方夜譚。


但別忘記,你們想喘口氣避開政治,政治卻不會放過你。


還記得京官的講法嗎?如果否決政改方案,便要反對派「票債票償」。


中央的政治齒輪不會因為政改遭否決而停止運作,「後政改」只會吹更強烈的政治風暴,2015年的區議會選舉、2016年的立法會選舉,都是重要的決戰舞台。


誰天真得以為「後政改」可以專心民生、迴避政治,誰便會是「後政改」的大輸家。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