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南方東英:外資不理解A股 錯失時機長青網文章

2015年06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6月12日 06:35
2015年06月12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記者廖毅然芝加哥報道】MSCI未把A股納入旗下指數,但仍無阻A股牛市,上證綜指企穩5000點以上。雖然海外投資者普遍相信,A股估值已經過高,泡沫隨時爆破。然而內地基金界及投行界均認為,外資對A股的了解並不準確,在他們猶疑的時候,投資的機會轉瞬即逝。正在美國芝加哥進行訪問的南方東英總裁丁晨,接受本報訪問時指,MSCI加不加入A股,不是非常大的事情,中國的開放不是因為要進MSCI。「近幾年的改革都看得出,中國需要世界,但世界也需要中國」。


只是追落後 不是泡沫化

丁晨指出,外資與內地投資者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促使資金從南方A50(2822)大量流出。「海外投資者往往認為A股是沒原因地突然上升,覺得是泡沫化。」但她強調,外國市場較為成熟,投資者經濟較豐富,但他們對A股的了解並不一定對。她指出,前幾年美國、歐洲甚至日本的股票大幅上升,A股卻面對熊市,現在只是追落後,而且中國持續開放及金融制度市場化,都是A股上升的支持因素,並非外資所認為的沒原因上升。


今年以來,上證綜指累升58.33%,南方東英旗下的南方A50(02822)亦累升29.58%。丁晨透露,去年底南方東英資料顯示,不少買入A50 ETF的都是主權基金,有來自發達國家的,亦有來自中東或金磚四國的央行。她指出,今年以來A股漲幅大,部分外資可能先沽貨,不代表永遠不回來。「重點在於,他們都在關注這個市場。」


中金公司首席運營官楚鋼亦指出,海外投資者都拿現在的A股與幾年前的熊市比較,「這是沒有意思的,我覺得上證指數今年能到6000點。」


楚鋼指出,外資看A股都有「滯後性」,例如去年以來,他們一直覺得中國的債務問題嚴重,中國政府對經濟增長持續下跌沒有答案,但內地的投資者卻有不同看法,認為政府可以解決問題。而事實上,今年以來中央進行地方債置換,解決債務問題,又以減息及降準提振經濟,證明內地投資者看得較準確。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