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本港經歷過13年前SARS的慘痛教訓,由特區政府到各階層市民對於今次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在韓國爆發和擴散,都高度關注,迄今反應完全正常,不過,值得全社會警惕的是,對於疫情切忌相驚伯有,勿聽信坊間流傳信息,務必以官方公布為準;政府要保持疫情信息高度透明,對於突發事態要在最短時間內有官方說法,讓社會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避免以訛傳訛,引發無謂恐慌。至於若有人故意散播有關疫情的謠言,當局應予嚴肅處理。
青衣式疑似個案
引發不必要恐慌
日前,有由韓國返港女士因為發燒,到青衣城一所醫療中心求診,中心醫護人員知道她的外遊經歷後,立即以防疫措施應對,包括把女士在中心內隔離,醫護人員穿上防疫裝備,同時通知公立醫療系統介入,總體應對措施有條不紊;在韓國疫情方興未艾,確診和死亡人數與日俱增之際,青衣城這一幕,充分反映本港公私醫療系統都已做好隨時應對MERS來襲的準備。不過,有市民把全副「武裝」醫護人員在中心外戒備的景象,透過網絡傳送出去之後,迅速傳遍社會,散發含糊不清的「MERS已經殺埋身」信息,在社會上觸發了一場恐慌。
檢視這次MERS驚魂,除了市民拍攝的照片真實無訛之外,網絡上對這宗疑似個案的描述,都是一些道聽塗說、穿鑿附會說法。可是,在韓國MERS因素充斥下,一些人失去警覺能力,信以為真,甚至加油加醋地把信息轉發給朋友,形成不實傳言以幾何級數擴散,覆蓋全港;另外,當日另有醫療中心和診所亦傳出疑似個案,一時之間,不少人陷入恐慌狀態,當日恒生指數在一小時內急挫約500點,也被認為與此有關。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個階段即使出現了一些混亂,看不到有人心存惡意,只是忽略了疫情信息必須準確的重要而已。
事態約由中午持續到傍晚,政府按既定做法,在醫院隔離疑似個案,進行快速測試等程序,不過,並未因應出現突發情况而出面澄清,以至被不實MERS信息佔奪了空間,現在回顧檢視,這方面有需要改善。誠然,政府對於疫情,需有一分證據講一分話,在疑似個案出現之初,要衛生當局人員有確切說法,實無法做到;另外,要求當局就每一個傳言都即時回應,也不切實際。現在當局決定增加發布疫情次數,是恰當安排。不過,當局仍然要密切注意突發事態,可能的話須適時應對,即使未掌握全部情况,若市民知道當局已經知悉並在處理,效果會不一樣,因為市民心理上踏實了。
當日事態傍晚開始,有些變質了,主要是有人刻意謠傳疫情信息。在網絡上的討論區,有人引述香港電台的消息,說青衣城的女士「已確診並隔離」,不過,香港電台並無這個消息,則傳播者為何揑造虛假消息,值得探究。據知衛生署已就確診謠傳聯絡警方,若在應付政改表決之外有餘力,警方應深入了解事態,若發現有人故意散播謠言,釀成恐慌,則要追究相關人等的法律責任。
走出無名恐懼
接收正確信息
現在智能電話普遍,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發布者,任何信息透過網絡,就可極速傳播。疫情信息牽動千家萬戶,若處理不妥當,對社會造成的影響和衝擊,可能引發災難性局面。負責任的傳媒,處理疫情信息十分謹慎,必須得到官方證實,才會報道,而一般市民缺乏傳媒工作者受過的訓練,也不知道求證渠道,因此,市民在關注疫情的同時,必須善用手中的傳播工具,切勿成為散播不實信息的幫兇,使整體社會付出不必要代價。
政府及時發布疫情信息,使市民不為謠言所惑,固然是責任所在,但是在傳播手段方便,信息滿天飛的今天,市民在接收信息時要保持警覺,勿輕信未經官方證實的疫情。韓國的MERS疫情持續擴散,以本港民間和韓國往來緊密,病毒傳來的風險始終不能排除,本港市民心理上完全有準備MERS可能來襲,萬一出現確診個案,政府也有豐富經驗和足夠資源應對,不過,即使如此,市民仍然要保持冷靜警覺,切勿掉入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的無名恐懼,慎防出現MERS病毒未到來,大家已經被「嚇死」的局面。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青衣式疑似個案
引發不必要恐慌
日前,有由韓國返港女士因為發燒,到青衣城一所醫療中心求診,中心醫護人員知道她的外遊經歷後,立即以防疫措施應對,包括把女士在中心內隔離,醫護人員穿上防疫裝備,同時通知公立醫療系統介入,總體應對措施有條不紊;在韓國疫情方興未艾,確診和死亡人數與日俱增之際,青衣城這一幕,充分反映本港公私醫療系統都已做好隨時應對MERS來襲的準備。不過,有市民把全副「武裝」醫護人員在中心外戒備的景象,透過網絡傳送出去之後,迅速傳遍社會,散發含糊不清的「MERS已經殺埋身」信息,在社會上觸發了一場恐慌。
檢視這次MERS驚魂,除了市民拍攝的照片真實無訛之外,網絡上對這宗疑似個案的描述,都是一些道聽塗說、穿鑿附會說法。可是,在韓國MERS因素充斥下,一些人失去警覺能力,信以為真,甚至加油加醋地把信息轉發給朋友,形成不實傳言以幾何級數擴散,覆蓋全港;另外,當日另有醫療中心和診所亦傳出疑似個案,一時之間,不少人陷入恐慌狀態,當日恒生指數在一小時內急挫約500點,也被認為與此有關。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個階段即使出現了一些混亂,看不到有人心存惡意,只是忽略了疫情信息必須準確的重要而已。
事態約由中午持續到傍晚,政府按既定做法,在醫院隔離疑似個案,進行快速測試等程序,不過,並未因應出現突發情况而出面澄清,以至被不實MERS信息佔奪了空間,現在回顧檢視,這方面有需要改善。誠然,政府對於疫情,需有一分證據講一分話,在疑似個案出現之初,要衛生當局人員有確切說法,實無法做到;另外,要求當局就每一個傳言都即時回應,也不切實際。現在當局決定增加發布疫情次數,是恰當安排。不過,當局仍然要密切注意突發事態,可能的話須適時應對,即使未掌握全部情况,若市民知道當局已經知悉並在處理,效果會不一樣,因為市民心理上踏實了。
當日事態傍晚開始,有些變質了,主要是有人刻意謠傳疫情信息。在網絡上的討論區,有人引述香港電台的消息,說青衣城的女士「已確診並隔離」,不過,香港電台並無這個消息,則傳播者為何揑造虛假消息,值得探究。據知衛生署已就確診謠傳聯絡警方,若在應付政改表決之外有餘力,警方應深入了解事態,若發現有人故意散播謠言,釀成恐慌,則要追究相關人等的法律責任。
走出無名恐懼
接收正確信息
現在智能電話普遍,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發布者,任何信息透過網絡,就可極速傳播。疫情信息牽動千家萬戶,若處理不妥當,對社會造成的影響和衝擊,可能引發災難性局面。負責任的傳媒,處理疫情信息十分謹慎,必須得到官方證實,才會報道,而一般市民缺乏傳媒工作者受過的訓練,也不知道求證渠道,因此,市民在關注疫情的同時,必須善用手中的傳播工具,切勿成為散播不實信息的幫兇,使整體社會付出不必要代價。
政府及時發布疫情信息,使市民不為謠言所惑,固然是責任所在,但是在傳播手段方便,信息滿天飛的今天,市民在接收信息時要保持警覺,勿輕信未經官方證實的疫情。韓國的MERS疫情持續擴散,以本港民間和韓國往來緊密,病毒傳來的風險始終不能排除,本港市民心理上完全有準備MERS可能來襲,萬一出現確診個案,政府也有豐富經驗和足夠資源應對,不過,即使如此,市民仍然要保持冷靜警覺,切勿掉入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的無名恐懼,慎防出現MERS病毒未到來,大家已經被「嚇死」的局面。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