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樓價長升 易成泡沫長青網文章

2015年06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6月13日 06:35
2015年06月1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周三一宗誤傳香港出現新SARS確診個案的新聞,令到港股極短時間內急插數百點,殺了大批牛證,當時股市一片風聲鶴唳,但同一時間,將軍澳新盤帝景灣卻以高於同區樓盤一成開價,即日入票反應熱烈。正如基金經理黃國英所言,香港投資者的心理愈來愈不平衡,如相信新SARS確診具殺傷力,照理股樓都不應入市,但卻只見股市波動,樓市繼續熾熱。


黃國英認為,造成上述差異,主要原因之一是股票買賣容易方便,一見勢色不對,按個電腦掣,一秒鐘便可出貨,如觀察後發覺不外如是,大可低價撈回已售出的股票,就算撈不及,也可待股價升回出貨價以上再高追,也不太費事,大不了多付少許佣金及差價而已。


買賣樓宇卻不同,由放盤至成交,少則數天,多則數月才可找到買家,且佣金、稅項及法律費用高昂,加上近年政府推出的各種辣稅,一出一入隨時要付出等同樓價一成多,甚至兩至三成的使費,所以就算看到不利的消息,也難以即時決定放盤出貨。好處是不容易因為一些市場雜音而出出入入,以至容易出錯,但壞處是若真箇出現可令樓市逆轉的消息,業主要轉身也難,到了真個決定要賣樓時,可能已是輕舟已過萬重山,卻又追悔莫及。


撤辣招增二手放盤助遏樓價

黃國英早前在投資講座便提及,正正由於政府推出辣招,以至業主就算覺得樓價已高,本應可博一博將物業沽出套現,待樓市調整再低位撈底,但因買賣和重新入市的成本太高,反而不敢造次,令樓價更難跌。筆者最近訪問了中文大學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他也指出如果政府想壓低樓價,便應考慮撤銷各種樓市辣招,可藉此增加二手的放盤量,令樓價更易調整。


文首提及最近港人開始擔心香港會受新SARS襲擊,令人聯想到在2003年SARS時,香港樓價正處於最低潮。美聯物業最近便將現時樓市,與2003年SARS時和2009年豬流感來襲時作比較,如單以香港人的供樓負擔能力計算,2003年SARS時一般家庭供樓支出僅佔收入約15.8%,SARS出現後樓價再跌約9%,其時人心惶惶,淘大花園樓價跌到50萬元便可入市,叫人買樓也只會看到他們耍手擰頭,其實這時卻是千載難逢的入市時機,之後樓市便大漲小回的升了十多年。


供樓負擔「偏高」 新SARS打擊可更大

到了2009年香港出現豬流感,但樓價在經歷了2008年因金融海嘯而形成的調整,已開始復蘇,當時的供樓負擔比率只有約三成,樓價並未受到豬流感的衝擊,不跌反升。到了今天,港人的供樓負擔比率升至約44%,雖則現階段樓市似未受到所謂新SARS的影響,但美聯認為單以供樓負擔比率而言,樓價相對2003和2009年「偏高」(圖1),一旦所謂新SARS全面爆發,樓價向下調整壓力或會較SARS及豬流感出現時為大。


說真的,筆者沒有水晶球,實在不知新SARS會不會香港全面爆發,也難以猜測樓價會否因此而受到衝擊,但就覺得有趣的是,人心對有利或不利的因素作詮釋,往往是根據最近市場表現而加以強化。就如前述,2003年就算不出現SARS,樓價本已在極偏低水平,但人們就是不買,SARS更成為進一步看淡樓市的理據,而這卻會令其喪失了最佳的入市良機。


利好因素 樓價應已反映

到了今天,不是說若香港爆發新SARS,樓價一定會掉頭向下,但好友現時仍看好樓價的理據,比如低息和經濟好,以及供應少,卻不是今天才出現,如若相信市場是有效率的話,樓價應已反映大部分利好因素,且一些原來的利好因素,也漸出現改變,比方說美國可能會在下半年加息,香港的樓宇供應已在回升……不過,當樓價愈升,升浪的時間愈長,人們反而會形成一種想法:樓價今日雖貴,只要明日續升,今天的貴價,明天回看便變了廉價,由此便形成了如國際大炒家索羅斯所說的「反射理論」﹕樓價長升形成了會永遠續升的預期,由此會進一步推升樓價,便再次加強了原來的預期,泡沫便由此產生,直至樓價有一天升至基礎因素已再難以支持,只要有一點新的利淡因素出現,便會刺破泡沫……

友人買越秀房託 收息夠交租

最近遇上一個朋友,他約兩年前賣了樓,轉為租樓住,因之後樓價和租金續升,卻不見他愁眉苦臉。問他何解?他說賣了樓後套現了大筆資金,將其中約一半改為買入高息房託,所收派息足夠交租有餘。他買了哪隻房託?原來是持有廣州最頂級寫字樓──廣州IFC的越秀房託(0405),現時派息率接近7厘!


筆者隨即翻廣州寫字樓市場的一些數據,原因當地的新商廈供應高峰期已過(圖2),藍籌寫字樓的租金卻在穩步攀升(圖3),如情况持續,相信越秀房託的派息至少會維持在現水平,持有收息來交香港的住宅租金,便也屬可以考慮。


明報記者 陸振球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