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觸木﹕父親手業 兒子守業長青網文章

2015年06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6月14日 06:35
2015年06月14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由一條小漁村慢慢發展起製造業、成為轉口港,再發展至經濟金融中心,不少商業排名打入世界前列,及至回歸後受到內憂外患打擊而呈走下坡之勢,甚至有說面臨被邊緣化的危機,在起起落落之中,總有不少行業同樣走過高山低谷,例如之前介紹過的鎅木、復修家具和漁業等等,今期介紹的木箱釘裝,曾經亦風光一時,如今已步入黃昏,不知是否仍有機會綻放餘暉?

而承繼自父親的一門工夫,又是否能再交棒到兒子手上?

適逢下周便是父親節,和大家分享一個釘木箱父子的故事。


木箱老字號 拆箱起家

經歷日本侵華戰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大約一九五○年代,仍有甚多內地人南下香港,當中既有不少資本家,也有低下階層,前者帶來工業投資、後者帶來了廉價的生產勞動力,兩者相輔相成,使本地工業發展蓬勃起來,連帶周邊相關行業亦得以受惠,今期的受訪單位──合榮木箱,老闆馮先生的爸爸,當年便是以拆箱(即把本來承載貨物或機器的卡板木箱等拆掉)起家,由柴灣童軍山(現時柴灣公園內的小山)開始做生意,和其他香港老字號一樣,曾先後搬到不同地點,繼有觀塘茶果嶺、九龍塘鴨仔湖(大概現時樂富)、然後是沙田坳,每每因着社區發展而一再搬遷,最終約在卅年前落腳火炭,因是自己舖,終能避免遷徙的命運,見證香港木箱業的盛衰。「阿爸做拆箱先嘅,我大概十一、二歲開始幫佢手,細個嘛,鍾意黐住老竇,無人工㗎!唔似得家有錢收,淨係飲飲食食囉!」馮先生笑着回味。


兩歷興盛 難逃沒落

幾十年的木箱生涯中,馮先生印象較深的行業興盛期有兩個,首先是八十年代中至九七前,舖頭有四五個伙計,一天要完成七、八十個木箱,「有時係裝機器嘅,有時係裝輕便嘢,九七前又移民潮,都有唔少人搵我哋釘箱」。馮先生一邊憶述,一邊提到當年除了釘箱,也有繼續做拆箱,幫客人拆掉木箱後得到的木料,更可車上大陸賣掉,算是收入來源之一。另一個小陽春時期,是七、八年前左右,「嗰時唔知點解,都幾多CD廠搬機器同埋啲碟,可能係做老翻嗰啲啩?哈哈!要外勤㗎!帶埋架生同伙計去人哋間廠度現場做,都有啲壓力,人哋講好咗幾時要運走晒啲嘢,你釘唔切嗰箱人哋咪搬唔切囉!要賠錢㗎!個客改期就得喎,我哋就唔遲得,所以有時計過日子太趕都唔敢接……」馮先生口中的兩個木箱興盛期,據筆者翻查網上資料,其實或都與本地工業撤出有關。從九十年代開始,香港工業已開始因成本等問題陸續北移,因此不少廠房都需要把機器或物資釘箱運回內地城市,至二○○八年第四季,由美國著名投資機構──雷曼兄弟引發全球的金融風暴,或使僅存的工廠都無力繼續留守香港,故增加了對釘木箱的需求也說不定。


兼做膠卡板 接佈置設計

由全盛期一天釘幾十個木箱,到後來一星期才做幾個木箱,星期六因無足夠工開而休息,伙計也變為一個「長散」(非全職員工,長期散工之意),行業沒落已是不爭的事實,然而日子仍是要過,還得想想法子。「轉做埋膠卡板生意囉!咁啱近呢兩年又接到啲你哋搞藝術呀、設計呀啲櫥窗佈置、展覽嘅古靈精怪嘢釘吓,以前無㗎!同埋家唔出去收板啦,等附近啲廠自己車嚟比我哋拆,慳返啲成本,總算仲有嘢做吓。」對於身邊不少朋友晚年轉行,馮先生坦言是個進退兩難的決定﹕「釘木箱其實仍然有需求㗎,只係個需求細咗,要轉行做啲唔識嘅嘢,無學過、無做開,始終有風險嘅……」


後記

繼續傳承……?

筆者其實因幫襯合榮買木板,和馮先生及其兒子已認識了一段日子,也看過他倆早年接受電視台採訪的片段,得知其兒子本來和馮先生關係一般,但長大了也多有在舖頭幫手,生意好壞是其次,父子二人一同上陣,慢慢修補了關係才最重要,惜近日兒子另有事幹不在舖頭,無法一同訪問。至於由父親傳下來的事業,到現時早為人父的馮先生手上,可有想過再傳給兒子?「個仔有嚟幫手梗係好啦!但係佢得廿幾歲,未定性嘅,諗吓先啦!」畢竟釘木箱的工作辛苦,且前景黯淡,談及兒子,馮先生和天下間的爸爸一樣,流露出既關心又擔心的神情。


■合榮木箱 www.hopewin.net

欄目簡介

英文「Touch Wood」,有驅散噩運的意思,有說和廣東話的「大吉利市」意思相近。無論如何,木頭和人類的關係可說是唇齒相依,由原始人鑽木取火,到用木搭建房屋,利用木筏渡河,製作家具,及至各種藝術設計等,木都是不可或缺的材料,故此本欄目命名為「觸木 Touch Wood」,正希望把一些和木有關的人、事和地方,以至簡單的DIY創作和各位讀者分享。


作者簡介

王天仁,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以回收木卡板創作卡通動物雕塑超過十年,活躍於不同類型展覽、跨界合作和項目策劃,亦積極擔任教育工作,近來透過不同平台,以文字分享所見所想。


www.facebook.com/junkwoodsculpture

文/ 天仁

圖/ 天仁

編輯/方曉盈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