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本報今日報道(刊A10)有居屋業主被假扮銀行職員的財務中介公司人員接觸,誘使業主低息加按,其後託詞未能辦理轉而介紹高息貸款,收取高昂的「顧問費用」,事主最終不勝負荷,向社工組織求助。這是資助房屋(居屋或出售公屋)加按情况出現後陸續產生的弊端之一,若不在「上游」管制資助房屋加按借貸,未來情况難以令人樂觀。此外,新SARS恐慌上周一度出現,雖然其後證實是一場虛驚,然而當日即見股巿短時間內大幅下瀉,有報道更稱樓價出現叫價下調,可見樓巿此刻高處不勝寒,稍有風吹草動即見調整,多次加按的資助房屋業主隨時要抬錢補差價,對本來希望藉着加按套現周轉的小業主來說,風險極大。
這是本報偵查報道有關資助房屋加按系列的第四篇。近年資助房屋加按情况愈趨受到注意,根據資料,過去6年有逾8300個資助房屋,在沒有補地價情况下向財務公司借貸年息由20厘到逾50厘不等的貸款,類似做法涉嫌是變相加按,有違《房屋條例》規定。這類加按開始盛行的原因,是近年樓價不論私樓或資助房屋俱大幅上升,業主遂有空間加按,借取現金周轉,個別資助房屋更出現多次加按。這一加按空間,源自現今樓價與購入價的差距空間,可是近期一些迹象顯示,高昂樓價並非堅如磐石,一有不利消息馬上見到不穩迹象,未經證實的新SARS傳聞也令業主降低叫價準備脫手,金管局及房署必須嚴肅看待加按情况,避免出現災難後果。
飈升樓價非堅如磐石
利空消息即推低叫價
前面提到於「上游」一方執行管制,可是政府對銀行管制緊而對財務公司鬆,唯一的金剛箍是財務公司借款年息不能超過60厘;至於金管局對銀行拆借資金給財務公司,雖指定不可作按揭用途,但從逾8300個資助房屋單位未補地價已向財務公司借貸,這筆款項的流向不難看到。金管局也許認為這佔總體銀行貸款的小部分,不以為意,可是當樓巿波動,哪怕小部分都可以變成大問題,到時社會必會責難金管局管理不力。至於過往動作不多的房署則有後續行動,早前就一宗未補價居屋加按案件上訴高等法院,最後法院裁決財務公司及有關居屋業主均有意將單位押記,違反《房屋條例》,分別判罰款1.2萬元及8000元。由於在高院裁決,該案將成案例,有望起着遏止未補地價加按風潮。
把未補地價資助房屋加按,其實是在賭樓巿走勢﹕當樓巿升勢未止,以加按來增加槓桿比例,在上升周期之時,無疑可以令資產與可動用現金增加;倘若樓巿回落或出現波動,以及美國加息浪潮殺到,這記回馬槍足以令小業主打翻在地。事實上,有按揭借貸機構表示,今年4月已對個別範疇的商業及住宅樓宇估值下調最多達兩成,以作管制風險,可見巿况不明朗因素纏而未去,資助房屋小業主應該更為審慎。
房署加快加按申請
助有需要業主貸款
由於情况仍然不受全面管制,各式鑽空子弊端遂逐一出現,今日本報偵查報道揭露以加按為名、索取「顧問費」為實者,便是其中一種。其實,這與加按此一財務行為無直接關係,只是有人以此為藉口接近事主,埋身之後另有他圖。面對如此情况,除了警方執法,房署應該檢視《房屋條例》的執法力度,加快處理業主就加按或重按的申請,此舉有助減輕資助房屋小業主面對的個人財務壓力,使得他們不去財務公司叩門付高息,或在另一方面減低被不良中介公司壓榨的風險。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這是本報偵查報道有關資助房屋加按系列的第四篇。近年資助房屋加按情况愈趨受到注意,根據資料,過去6年有逾8300個資助房屋,在沒有補地價情况下向財務公司借貸年息由20厘到逾50厘不等的貸款,類似做法涉嫌是變相加按,有違《房屋條例》規定。這類加按開始盛行的原因,是近年樓價不論私樓或資助房屋俱大幅上升,業主遂有空間加按,借取現金周轉,個別資助房屋更出現多次加按。這一加按空間,源自現今樓價與購入價的差距空間,可是近期一些迹象顯示,高昂樓價並非堅如磐石,一有不利消息馬上見到不穩迹象,未經證實的新SARS傳聞也令業主降低叫價準備脫手,金管局及房署必須嚴肅看待加按情况,避免出現災難後果。
飈升樓價非堅如磐石
利空消息即推低叫價
前面提到於「上游」一方執行管制,可是政府對銀行管制緊而對財務公司鬆,唯一的金剛箍是財務公司借款年息不能超過60厘;至於金管局對銀行拆借資金給財務公司,雖指定不可作按揭用途,但從逾8300個資助房屋單位未補地價已向財務公司借貸,這筆款項的流向不難看到。金管局也許認為這佔總體銀行貸款的小部分,不以為意,可是當樓巿波動,哪怕小部分都可以變成大問題,到時社會必會責難金管局管理不力。至於過往動作不多的房署則有後續行動,早前就一宗未補價居屋加按案件上訴高等法院,最後法院裁決財務公司及有關居屋業主均有意將單位押記,違反《房屋條例》,分別判罰款1.2萬元及8000元。由於在高院裁決,該案將成案例,有望起着遏止未補地價加按風潮。
把未補地價資助房屋加按,其實是在賭樓巿走勢﹕當樓巿升勢未止,以加按來增加槓桿比例,在上升周期之時,無疑可以令資產與可動用現金增加;倘若樓巿回落或出現波動,以及美國加息浪潮殺到,這記回馬槍足以令小業主打翻在地。事實上,有按揭借貸機構表示,今年4月已對個別範疇的商業及住宅樓宇估值下調最多達兩成,以作管制風險,可見巿况不明朗因素纏而未去,資助房屋小業主應該更為審慎。
房署加快加按申請
助有需要業主貸款
由於情况仍然不受全面管制,各式鑽空子弊端遂逐一出現,今日本報偵查報道揭露以加按為名、索取「顧問費」為實者,便是其中一種。其實,這與加按此一財務行為無直接關係,只是有人以此為藉口接近事主,埋身之後另有他圖。面對如此情况,除了警方執法,房署應該檢視《房屋條例》的執法力度,加快處理業主就加按或重按的申請,此舉有助減輕資助房屋小業主面對的個人財務壓力,使得他們不去財務公司叩門付高息,或在另一方面減低被不良中介公司壓榨的風險。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