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飲食業「炒散」 中介現商機長青網文章

2015年06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6月19日 06:35
2015年06月19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由於工作比較辛勞,飲食業的侍應和洗碗工長期都有空缺。很多業者見愈來愈難聘請長工,便紛紛改為聘請散工(臨時工)頂替,蔚然成為一種趨勢,因此衍生了不少中介公司,其收入更可以一個月升幾成!


食肆Window Kitchen經理曾俏美表示,由於該餐廳位於佐敦商業區的樓上舖,星期一至五的生意比星期六、日更好。以往她們亦有視乎訂枱情况,靠員工介紹朋友來當散工(臨時工),尤其是晚市,但朋友也不是一定有空。由5月開始,她們則透過「炒散易」來聘請散工。


食肆:散工易請過長工

她表示,之所以聘請散工,而不是長工,除了因為繁忙時段的考慮之外,還因為聘請長工相當困難,請散工卻相對容易得多。即使以月薪1.2萬元招聘完全沒有經驗的人當長工侍應,或者月薪1.3萬至1.5萬元招聘1至2年經驗的人,每周1.5日假期,另加每月發放花紅(若生意達標),仍然相當難請人。反而以時薪50元至60元請散工,卻相對容易。


現時該公司主要是請散工侍應,稍後還準備聘請散工當接待員及派傳單。至於洗碗的散工,則會在洗碗長工放假或者生病時聘請。


中介公司:生意一個月升幾成

類似Window Kitchen的情况,其實在飲食業內相當普遍。「炒散易」共同創辦人洪婉婷表示,該公司去年12月才成立,專門為飲食業介紹侍應和洗碗的臨時工。但生意增長非常快速,現時每個月都介紹1200至1400人到不同的食肆工作。其facebook專頁更有超過3600個粉絲。


該公司只向僱主收費,收取那些散工的工資的10%或以下作為介紹費。以5月來說,其收入就比4月大升40%!現時其收入約有三分之二來自介紹侍應,三分之一來自介紹洗碗工。


「炒散易」另一創辦人H先生透露,最初是從一些在飲食業工作的朋友處聽到,行業難請到長工,請散工越來越普遍。於是,他便親身去當侍應和洗碗的散工多次,以作市場調查。有一次,他看到一名酒店副經理也要脫掉西裝和領帶,親自操作洗碗碟機來洗碗,他就認定,散工中介公司有得做。


H先生有經營其他公司,但未曾開設過食肆。不過,他讀書時,曾經有兩個暑假當過侍應,對飲食業有一些了解。他表示,類似的中介有很多,但質素良莠不齊。有些較資深的飲食業散工也會充當「蛇頭」,自己當起小型中介,但部分做法卻未達專業水平。例如,有些「蛇頭」為食肆介紹散工時,連姓名也未能在上班前提供,又不願承諾人數。該公司則不同,一定會承諾人數,並且在上班前向僱主提供散工的姓名。而且,該公司也會看過那些散工的真人和身分證是否相似,「若然不夠人,我們自己也要開工」。


「蛇頭」質素良莠不齊

H先生強調,散工中介要做得好,對勞資雙方都要抱一顆「同理心」。例如,該公司會要求應徵者填寫一份較詳細的問卷,以了解他們是否懂得拿托盤,是否懂得斟酒等。若是全無經驗的人,第一次上班時,該公司會安排一些有經驗的散工和他們一起。有些酒店的員工通道很難找,他甚至要親自帶新人上班。


收集勞資意見 貼身安排

另外,每次介紹之後,都會向勞資雙方進行意見調查。例如,問問勞方,那些經理會不會罵人罵得很兇。同時亦會問資方,那些散工是否準時,表現如何等。該公司設有標準的更表,但由於不同食肆的繁忙和非繁忙時段都有些不同,若僱主想根據其更表來編更,該公司亦會照辦。


由於勞資雙方都不想供強積金,該公司會安排那些散工避免為同一食肆連續工作四星期,而每星期又達到18小時或以上。例如,第四個星期只上班一天,之後周而復始,便避開了供強積金的問題。抱着不怕麻煩的心態,該公司才獲得勞資雙方認同。


今個月,該公司又接獲一家中型食肆的生意,後者索性將其洗碗部的運作外判給該公司,由該公司每天派2至3人去洗碗。另外還有幾家食肆都提出同樣的要求,正在商討之中。


明報記者 薛偉傑

攝影 郭慶輝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