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A股瀉國指跌 港股反靠穩長青網文章

2015年06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6月19日 06:35
2015年06月19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港股跌59點,收報26,694點,成交金額1062億元。市場認為聯儲局議息聲明較預期鴿派,主席耶倫指年內仍有機會加息,又重申市場應重視循序漸進的加息政策,而非首次加息時點,美國2年期債息下跌,美股靠穩,亞洲區對美元匯價美息敏感的股市表現迥異,日股跌近1%,印度股市則升1%。港股表現平穩,但面對A股再下瀉,國指還是跟跌,而航空及軟件股表現較突出。


聯儲局對於經濟的看法,其實是全方位地改善:對於經濟狀况,由4月時指因臨時性因素放緩,變為在首季基本持平後溫和擴張;就業增長步伐由減緩變為加快;勞動力資源利用不足情况,從基本不變改為情况有所減弱;居民開支增長由下滑變為溫和增長;房地產市場由復蘇緩慢變成有些好轉,同時又特別指出能源價格看來已趨於穩定,暗示通脹下拉的力量消失。


另外,聯儲局官員預計,2015年聯邦基金利率中值保持0.625厘不變,但2016年利率中值則由3月時的1.875厘降至1.625厘。債市對此反應相當明顯,2年期債息由周二的0.687厘,周三降至0.651厘,執筆時進一步降至0.639厘;1年債息則由0.252厘降至0.237厘。市場看法遠較聯儲局鴿派,到明年今天為止亦僅加息1次,2年內才加不足3次。


債息回落利好資產價格,美股靠穩,加上美元匯價亦轉弱,亞太區股市反應偏正面,韓台股市上升,印度股市更升逾1%,但日圓升值則不利日股,昨跌逾1%失守20,000點關口。


內地神仙股似炒完 個股崩盤料陸續來

市場對債息看法樂觀,近期的歐美債市風暴料可暫告一段落,直至通脹升溫為止,短期焦點落在希臘之上,待塵埃落定後,料外圍市場會出現反彈。事實上,雖然7月份基金經理陸續放假市况轉靜,但過去十年的7月份,泛歐50指數有7年上升,平均升4.25%,標普500指數亦有6年上升,平均升4.1%。


A股又瀉,有指是端午節小長假臨近,加上3大期指結算在即,淡友發力做淡所致。但昨日跌得最傷的是創業板,而創業板可沒有期指,說法略欠說服力。筆者還是傾向A股的股票資金失衡狀况正在扭轉,一些只有故事而無實質業務支持的股份會暴瀉,只有少數企業能夠愈做愈好。事實上,雖然深圳創業板連日受壓,但在過去一個月仍升逾6%,在如此可觀的升幅之上,當中仍有逾10%的股份下跌,而曾經是兩市第一高價股的全通教育,股價5月18日高見250元,一個月後只餘下115.85元。雖說中港股市有別,但據筆者的經驗,這種跌幅代表整個遊戲已玩完,而今後這種崩盤的個股肯定陸續有來。


港傳統藍籌股無恙 A股細價股須小心

至於港股,傳統藍籌料可安然無恙,甚至有機會隨外圍反彈,國指會受壓但下跌空間不會太大,反而是一些港A股、細價股要極度小心,若能繼續創新高繼續拉升,代表此股炒高的過程尚未結束,仲有得玩,但所有已開始調整甚至已大幅調整的,一律不宜沾手,特別是較高位跌了六至七成的神仙股、消息股,哪怕背後有什麼國家大機構、大央企合作、聲稱會注入項目或發展什麼業務,這些若非假的便是全無價值的項目(否則怎會如此暴跌?),全是以此趁市旺來拉升股價。由低位或配股價拉升10倍或更多,高位應已派了部分貨源,而跌了六至七成,還是有三至四成的利潤。一旦低位呈異動,大家總會覺得可能再炒過,這時便很容易出貨,而往往1、2天甚至僅半天便回吐升幅再破底,便是散貨的佐證了。


[江宗仁 還看今朝]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