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慈父腳墊腳 伴癱兒走下去長青網文章

2015年06月2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6月21日 21:35
2015年06月21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15年前一場交通意外,徹底改變蔡家珏一生,腦部受傷令他四肢近乎癱瘓,失去語言能力。另一邊廂,做廚師的父親過往因工作與家人聚少離多,為照顧受傷的家珏,他亦由嚴父變慈父,辭去工作,運用自小砌模型的技巧,將單位改造成治療室,甚至讓兒子踏着自己腳背,像幼兒一樣重新學走路。今天父親節,這名不辭勞苦的爸爸計劃為子女親自下廚,「我唔需要一分耕耘,兩分收穫,我只要半分收穫」。面對家珏的前路,好爸爸不言棄,說就算人累了,心也不會累。


明報記者 陳倢朗

走進蔡家珏家中,總覺與別不同,感覺「滑溜溜」。蔡媽用手一推,就把飯桌推到一旁,原來飯桌4隻腳下裝了滾輪,可隨時調整空間,方便坐輪椅的家珏。若把掛在櫃旁的尼龍繩放下,那就是在復康設施常見的「手拉繩」,能助家珏站起及鍛煉肩膀肌肉。家珏牀上則有「馬騮架」,助他從牀上坐起。


兒駕鐵騎撼貨車 醫生指「永不能站」

這些都是蔡爸靠平日觀察,再買材料或廢物利用,在家中鑽牆自製。任職多年的物理治療師陸姑娘也說佩服,大讚蔡家猶如小型物理治療室。


回首2000年3月一個晚上,當年26歲的家珏下班後騎電單車回家,因為「跣胎」撞上迎面而來的貨車。醫生一度勸蔡爸讓家珏捐出器官。「我話,醫生如果佢去咗,唔駛勸我,我會叫佢捐,救番幾條命……但生存係佢嘅權利,一日生存一日都畀佢。」蔡爸說,家珏就是這樣一直走到現在。


用盡300萬積蓄保險 領綜援撿餸尾

當年家珏在深切治療部昏迷7天後,病情穩定下來,轉到普通病房,但僅手指能輕微郁動。蔡爸當時在內地仍有工作合約在身,照顧責任落在蔡媽身上。事隔15年,蔡媽想當年仍忍不住落淚。蔡爸見她辛苦,一年後提早終止合約,為蔡媽分憂。當時除讓兒子在醫院治療,他倆更會趁家珏回家度假,帶他到內地做針灸和按摩,「講得俗啲,如果當時有人話食屎得,我哋都會食」。


蔡爸說,頭幾年家珏住在醫院的療養病房,周圍多是年老病人,「每個星期啲人都唔同」,無助鼓勵家珏意志,連醫生也說家珏沒機會再站起。蔡爸當時用盡氣力將家珏整個人扶起,「畀佢信心」,又開始用半扶半抱的方法幫他練習走路,險令自己盆骨受傷。短短數年,治療費用達300多萬元,用盡了夫婦倆的積蓄及保險賠償,夫婦於2005年接家珏回家後,一度只能靠三人每月6000元的綜援及傷殘津貼過活,試過要到街市拾「餸頭餸尾」來吃。


經年訓練見效 手指可玩手機

然而,夫婦沒放棄,蔡爸每天幫家珏練走路,從家門口走到電梯口,再坐輪椅到家附近的天橋練習。家珏的右腳沒力,蔡爸就用腳墊着他的腳向前踏。近年家珏愈走愈好,體力能支撐每天練習4至5小時。訪問當天蔡爸一提起要示範走路,家珏便興奮得舉手,蔡爸說:「佢始終有一個信心,佢會行番;一點火,永遠唔會熄,點淋都唔會熄。」


經過多年訓練,41歲的家珏由不能舉起雙手,到現在能舉單手;手指的靈活性,由第一次拿到匙羹、拿到筷子,到現在能拿起智能手機,即使不是打字而是玩遊戲打Candy Crush,蔡爸還是很開心,說﹕「佢打(機),好過佢唔打。」


信有希望 「聽日事聽日算」

蔡爸說自己以前形象威嚴,「麻雀都嚇走」,除家珏外,他另有兩子一女,全部愛「黐阿媽」。意外後他跟家珏關係變得親密,連蔡媽也說丈夫樣子變和善。蔡爸說:「其實我都惜佢哋,只係不形於色。」


現年66歲的蔡爸說,最希望家珏能照顧自己,若他能用助行架走路,相信已是難得的例子。蔡爸說自己體力有限,「誇張啲講,有時夜晚食完第一碗飯已經瞓着咗」。對於家珏的將來,蔡爸說不會去想,「今日嘅事今日做,聽日嘅事聽日先算」。今天父親節,蔡爸說會煮五餸一湯與子女慶祝,「他們回來吃飯,我只是辛苦一陣子,好過他們不回來」。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