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綠色生活﹕養生花入饌長青網文章

2015年06月2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6月21日 06:35
2015年06月21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兒時在鄉郊常見大紅花,每次看到這朵紅彤彤的花便很高興,吸吮花底下的汁液,那甜味像蜂蜜,但比蜜糖清甜,那是我和鮮花親密接觸的最早記憶。


香港不流行以花入饌,除了間中喝花茶,吃桂花糕,很久沒吃過花,是因為香港的花不夠香?不宜食用?還是什麼原因?

收看外國節目,常見廚師到田園或野外採花摘草炮製菜式,隔着電視嗅不到味道,但也感受到那種新鮮和風味。


今趟,跟着廚師張弛走進大片農田,經過雜草叢生的泥路、攀過大水管、踏過小水潭,在野外探險般尋花覓草,原來,青瓜的花有青瓜味、藍蝶花可把米飯染成美麗的藍色、旱金蓮帶點刺激的芥辣味,平凡的小花,放在餐桌上,竟教人如此驚喜。


素食廚師帶路 認識靚花好草

在香港,會親身到農田找食材的廚師不多,第一時間,想到張弛。


這位昔日是電影美指的廚師,曾到訪五十個國家,腦中記錄了多國的食材和菜譜,數年前落戶元朗錦田,住在被田園包圍的村屋,開設「素苗農舍」的素食私房菜,家旁的農田和錦田一帶的有機農田的植物,都是私房菜餐桌上的食材。


採花草:青瓜花魚腥草

採訪當日,我們坐電單車來到菜園新村,攀上大水管,站在高處瞭望這一片廣闊的田園,除了各式農作物,也有不少記者不認識,但農夫熟悉的植物隨處叢生。沿水管走到田的另一邊,小水潭旁生長了多棵燈籠果,雖然仍未成熟,但味道十分清甜,亦帶點難以形容的特別味道。在田裏逛,張弛隨手摘下一朵小黃花給我,嘗一口,讓人詫異,明明是一朵花,為何散發出青瓜味道?原來,它是青瓜的花,現在才知道,青瓜的花也有青瓜味。農夫在不遠處正在曬菜乾,閒聊之際,得知它腳下的雜草也有名堂,那是魚腥草,因搓碎後帶有魚腥味而得名,很多人受不了這陣味,但其實經過適當處理,可做各式涼伴。記者即場品嘗農夫曬乾的魚腥草,枯黃乾涸的外形並不討好,但仔細品嘗,這塊枯葉竟滲出淡淡的大閘蟹味。張弛買下曬乾了的魚腥草,想想如何加入菜式中,「可以放在晚上的南瓜冬瓜湯中,加點鮮味」。


有趣未聞之食材 如何入饌?

談到野花野菜,張弛認為,在某些國家都是會採用的食材,只是我們不熟悉。「如香蕉花,我們不常吃,但泰國人會用來做沙律,又如野外常見的燈籠果(Cape Gooseberry),很多地方會刻意栽培,用來做甜品或沙律,但你不會看到它在街市的菜檔出售,我在田裏看到它,會思考如果放在我的餐單上,它可扮演什麼角色?」


食用花 限制多

相比野菜,張弛更常以適時的花入饌。可食用的花,不便運輸,也不能在花墟購買,因或含農藥,也不能觸犯法例隨處採摘,花適宜即時採摘即時食用,限制了它的廣泛性,除了一些高級餐廳與農場合作,直送食用花,否則難有機會在餐桌上「嘗」花。素苗農舍四周種滿開花植物,不同季節也是收成的時候,開出不一樣的花,例如旱金蓮、茉莉花、蝶豆花、金銀花、香蕉花等等,全都是張弛的食材,有些常見農作物的花,一樣可以入饌。「意大利青瓜Zucchini(被歸類為翠玉瓜)的花很出名,在意大利菜及法國菜中常見,南瓜的花一樣食得,外貌跟翠玉瓜的花相似。」


健康食物 上醫治未病

對身體有益的花,張弛特別留意,如蝶豆花,「青花素多,有助眼睛健康,口感爽脆,味道不突出,但浸水後會將食物染藍,可作為一種天然染色劑,加在飯中很漂亮,我亦會用來做湯或沙律;香蕉花雖然不好吃,但能幫助降血糖;金銀花,有助清熱解毒。」


張弛注重食材的新鮮,看到農田有什麼才構思餐單,對他來說,食物不止是食物這麼簡單。「它可上醫治未病,進食健康有益的食物,有助身體健康。某程度上食物都是一種藥,但並非等到病才去食,而是養我們身體這副引擎,假如你尊重自己身體,也不會入紅油,與健康的道理一樣。」


花是最好的醫藥

有些花卉含毒性,市民不要胡亂進食不認識的花。花店買到的花多含農藥,而公園、政府林區、郊野公園的花受法例保護,採摘會觸犯法例,若家中環境許可,自己種,食得安心。據台灣中西醫師廖桂聲所著的《花是最好的醫藥》指出,玫瑰花助理氣解鬱、金銀花助增強抵抗力、菊花防血管病、桂花幫助暖胃止痛、石斛蘭生津消渴、曇花清肺止咳、落神花清心降火、百合花安神潤肺。以上種種花,主要用來作養生花茶或保健湯飲,但要注意分量,使用前先向中醫師了解。


文/ 李佩雯

圖/ 李佩雯、網上圖片、受訪者提供

編輯/ 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