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一如所料,政改方案在立法會遭否決,普選特首不能在2017年落實,立法會的全面普選(功能組別存廢)也遙遙無期,香港的民主化從此進入冰封時期,就算下屆政府重啟五部曲,特首普選最快也要在2022年才實現,屆時距離「五十年不變」2047期限,僅得25年。民主派以後要爭取的目標是什麼?民主之路,已變得遙不可及。
政改表決結果28票反對,8票支持,成為這次政改對弈的反高潮,建制派臨時拉隊離場犯下了歷史錯誤,也反映了建制陣營內部各自為政,各有所思,在關鍵大事上沒有做足準備,一盤散沙。
由此觀之,日後特區政府想要借助建制派護航,把施政重點放在民生和經濟,看來也不能寄予太大期望。其實,即使建制派團結一致,在議會內仍佔不到多數,現在四分五裂,在議會內的影響力只會更弱!
建制派各自為政
政改方案被否決的另一「嚴重性」,是人大決議(8.31)首次被地方(香港)議會否決,中央政令在香港「此路不通」,令人擔心中央會否「懲罰」香港,把香港進一步邊緣化。
美銀美林在政改方案表決後發表報告,指方案被否決意味政治緊張局勢短期持續升溫,並對經濟和消費信心構成潛在壓力;香港和內地之間互不信任,亦會對經濟和政治發展產生負面影響。對這種看法,我並不同意。
勿擔心北京搞沉香港
說過了,政改通過與否對香港經濟的影響極微,因為政經早已分家,而且《基本法》的序言表明,「為了……保持香港的繁榮和穩定……(國家)設立特別行政區」;換言之,保持繁榮和穩定,是中央行一國兩制、設特別行政區的核心思想。北京可以在香港普選議題上不讓步,但保持繁榮穩定,則是她在收回香港時的承諾。如果香港經濟凋敝,社會動盪,那就意味北京不能維持收回香港時的承諾。有此一條,何需擔心北京會在經濟上搞沉香港!
反而以特區政府的管治能力,能否在「搞經濟和民生」的策略轉移中搞出成績?口講容易,政府能把經濟搞上去的策略和方案,至今看不出任何眉目。
[陳景祥 齊物論]
政改表決結果28票反對,8票支持,成為這次政改對弈的反高潮,建制派臨時拉隊離場犯下了歷史錯誤,也反映了建制陣營內部各自為政,各有所思,在關鍵大事上沒有做足準備,一盤散沙。
由此觀之,日後特區政府想要借助建制派護航,把施政重點放在民生和經濟,看來也不能寄予太大期望。其實,即使建制派團結一致,在議會內仍佔不到多數,現在四分五裂,在議會內的影響力只會更弱!
建制派各自為政
政改方案被否決的另一「嚴重性」,是人大決議(8.31)首次被地方(香港)議會否決,中央政令在香港「此路不通」,令人擔心中央會否「懲罰」香港,把香港進一步邊緣化。
美銀美林在政改方案表決後發表報告,指方案被否決意味政治緊張局勢短期持續升溫,並對經濟和消費信心構成潛在壓力;香港和內地之間互不信任,亦會對經濟和政治發展產生負面影響。對這種看法,我並不同意。
勿擔心北京搞沉香港
說過了,政改通過與否對香港經濟的影響極微,因為政經早已分家,而且《基本法》的序言表明,「為了……保持香港的繁榮和穩定……(國家)設立特別行政區」;換言之,保持繁榮和穩定,是中央行一國兩制、設特別行政區的核心思想。北京可以在香港普選議題上不讓步,但保持繁榮穩定,則是她在收回香港時的承諾。如果香港經濟凋敝,社會動盪,那就意味北京不能維持收回香港時的承諾。有此一條,何需擔心北京會在經濟上搞沉香港!
反而以特區政府的管治能力,能否在「搞經濟和民生」的策略轉移中搞出成績?口講容易,政府能把經濟搞上去的策略和方案,至今看不出任何眉目。
[陳景祥 齊物論]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