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上月某天,早上七時三十分,電話響起,是學校社工的來電,聲音沙啞,我心裏暗叫不妙。果然,發生了意外。
當時全體五年級同學正在大嶼山參加一個三日兩夜的生活營,才過了一天而已。社工說,孩子從碌架牀的上層直掉下來,鮮血流滿一地,幸好當時他手裏攬着一個大枕頭,傷勢才不致太嚴重,只撞破了下巴,已被送到醫院,暫無大礙。我看了一下手表,還有不到二十分鐘,一行四十人的外校嘉賓即將到校!當下我做了一個禱告,然後找來負責訓輔的副校長,請她馬上趕赴大嶼山,先探望孩子,再向全體同學說明事故,穩定團隊軍心,並警惕他們不能忘形。
男生精力多 意外千奇百怪
我常戲言,校長的薪酬某程度是筆「擔驚費」。九百多位家長把孩子交託於我,天天都有千奇百怪的事,尤其是男校。男孩有用之不盡的精力,一開步就橫闖直撞,又愛探究器物結構。試過有孩子用廁紙堵住洗手盆的去水位,觀察水流改變的速度;也有在同學後腦打開自動縮骨傘,測度距離和力度……孩子做這類事情時不帶惡意,可我怎會不擔心有意外發生?我啊,是經常在腦海想像及演練各類意外的,每次安排活動,我都會小心估算其風險指數。
不過,經此一役,我一定不會說﹕「那我們以後別再讓學生宿營、別再搞什麼什麼活動……」學校每天都有學生犯事,大小損傷免不了,作為一間男校,難道因為某些「可能」就把孩子禁足麼?當然不!我們只能盡力防範,只能禱告交託。意外硬要來訪,怎也躲不了,除了面對,更要利用那樁意外,造就一個或多個生命的成長。
據悉有些學校要求學生在小息時段安坐於操場,我聽後不禁咋舌;任何活動都一定有冒險成分,怎能因噎廢食、犧牲全體孩子的遊戲權利?為了針對我校男孩的特性,幾年前開始,決定為四年級安排校內宿營、五年級三日兩夜離島宿營、六年級則往海外交流,希望藉此培訓及提升他們的自理能力。
說回這次的宿營,我們挑選的營地向來管理嚴格,同行亦不乏富經驗的男老師,算是安排妥當的了。出發之前,我還特別向全體五年級生訓話﹕「我知道你們去宿營會不願睡覺,我知道你們總愛在半夜用電筒躲在被窩內照明,我知道……但你們不睡覺,老師也不能睡,那他們日間就沒有精神領活動囉。所以,大家要自律,遊戲時遊戲,睡眠時睡眠,時候未到就別要起牀……」
看,能預防及叮嚀的都做了,每間房亦委派同學當房長,彼此監察。結果在老師半夜巡房後,還是發生枕頭大戰、凌空過牀……事情既已發生,就要設法轉危為機,從壞事中抽出那根正向的線頭來。過了兩天,我集體召見了那班涉事的男孩,要他們反思﹕事情為何會發生?你在現場的角色可以做些什麼?事件再出現的話,你會怎麼做?
翌日,我收到孩子們一封封情真意切的信件,看見他們在不同角度重新審視事件﹕
「我日後會遵守老師的指令,不再樂極生悲……」
「雖然我沒參與其中,但我也感到內疚,因為我沒有立即制止他們……」
「我感到非常後悔,非常內疚……我永遠也不會忘記今次的教訓!這件事令我反省到……自己身形較大,不可以和身形小的同學有身體接觸。」(註﹕這孩子在牀的上層轉身時,不慎把另一個孩子撞至飛墮地上)
汲取正面教訓比處罰好
我深信那個鮮血滿地的畫面對這班孩子無比震撼,他們將一生難忘,並從中汲取到正面的教訓。也許你會問我,要處罰嗎?我當然把這些都記錄在案,但亦會給孩子一個機會,採取延遲記過,若無再犯,紀錄將一筆勾銷。
作者簡介﹕五位校長輪流執筆,說出教育心底話
文﹕英華小學校長林浣心
當時全體五年級同學正在大嶼山參加一個三日兩夜的生活營,才過了一天而已。社工說,孩子從碌架牀的上層直掉下來,鮮血流滿一地,幸好當時他手裏攬着一個大枕頭,傷勢才不致太嚴重,只撞破了下巴,已被送到醫院,暫無大礙。我看了一下手表,還有不到二十分鐘,一行四十人的外校嘉賓即將到校!當下我做了一個禱告,然後找來負責訓輔的副校長,請她馬上趕赴大嶼山,先探望孩子,再向全體同學說明事故,穩定團隊軍心,並警惕他們不能忘形。
男生精力多 意外千奇百怪
我常戲言,校長的薪酬某程度是筆「擔驚費」。九百多位家長把孩子交託於我,天天都有千奇百怪的事,尤其是男校。男孩有用之不盡的精力,一開步就橫闖直撞,又愛探究器物結構。試過有孩子用廁紙堵住洗手盆的去水位,觀察水流改變的速度;也有在同學後腦打開自動縮骨傘,測度距離和力度……孩子做這類事情時不帶惡意,可我怎會不擔心有意外發生?我啊,是經常在腦海想像及演練各類意外的,每次安排活動,我都會小心估算其風險指數。
不過,經此一役,我一定不會說﹕「那我們以後別再讓學生宿營、別再搞什麼什麼活動……」學校每天都有學生犯事,大小損傷免不了,作為一間男校,難道因為某些「可能」就把孩子禁足麼?當然不!我們只能盡力防範,只能禱告交託。意外硬要來訪,怎也躲不了,除了面對,更要利用那樁意外,造就一個或多個生命的成長。
據悉有些學校要求學生在小息時段安坐於操場,我聽後不禁咋舌;任何活動都一定有冒險成分,怎能因噎廢食、犧牲全體孩子的遊戲權利?為了針對我校男孩的特性,幾年前開始,決定為四年級安排校內宿營、五年級三日兩夜離島宿營、六年級則往海外交流,希望藉此培訓及提升他們的自理能力。
說回這次的宿營,我們挑選的營地向來管理嚴格,同行亦不乏富經驗的男老師,算是安排妥當的了。出發之前,我還特別向全體五年級生訓話﹕「我知道你們去宿營會不願睡覺,我知道你們總愛在半夜用電筒躲在被窩內照明,我知道……但你們不睡覺,老師也不能睡,那他們日間就沒有精神領活動囉。所以,大家要自律,遊戲時遊戲,睡眠時睡眠,時候未到就別要起牀……」
看,能預防及叮嚀的都做了,每間房亦委派同學當房長,彼此監察。結果在老師半夜巡房後,還是發生枕頭大戰、凌空過牀……事情既已發生,就要設法轉危為機,從壞事中抽出那根正向的線頭來。過了兩天,我集體召見了那班涉事的男孩,要他們反思﹕事情為何會發生?你在現場的角色可以做些什麼?事件再出現的話,你會怎麼做?
翌日,我收到孩子們一封封情真意切的信件,看見他們在不同角度重新審視事件﹕
「我日後會遵守老師的指令,不再樂極生悲……」
「雖然我沒參與其中,但我也感到內疚,因為我沒有立即制止他們……」
「我感到非常後悔,非常內疚……我永遠也不會忘記今次的教訓!這件事令我反省到……自己身形較大,不可以和身形小的同學有身體接觸。」(註﹕這孩子在牀的上層轉身時,不慎把另一個孩子撞至飛墮地上)
汲取正面教訓比處罰好
我深信那個鮮血滿地的畫面對這班孩子無比震撼,他們將一生難忘,並從中汲取到正面的教訓。也許你會問我,要處罰嗎?我當然把這些都記錄在案,但亦會給孩子一個機會,採取延遲記過,若無再犯,紀錄將一筆勾銷。
作者簡介﹕五位校長輪流執筆,說出教育心底話
文﹕英華小學校長林浣心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