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楊庭輝﹕泛民須正視中共配票狙擊長青網文章

2015年06月2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6月24日 06:35
2015年06月24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等埋發叔」過後,泛民同樣需要面對否決政改方案後如何繼續走下去的問題。在現階段,真普選落實遙遙無期,立法會選舉卻逼在眉睫。中共曾說泛民否決政改方案後需要「票債票償」,這斷不會因「等埋發叔」一事而作罷,反之中共可能會更加重視在下一屆的立法會選舉中狙擊泛民,以圖全面操控立法機關。


中共所謂的「票債票償」,其實只是一直沿用的選舉配票策略,但經歷了數次立法會選舉後,中共在這方面的操作愈趨成熟,泛民則一直苦無對策。建制派在關鍵時刻出現重大的政治錯誤,可能令他們在2016年立法會選舉的參選名單出現變動。然而,在配票的情况下,建制派的整體得票比例未必因此明顯地減少。反而泛民一旦因建制派的「無心之失」出現鬆懈,便很容易「大意失荊州」。無論「等埋發叔」事件是否出現,在否決政改後,泛民在來屆立法會選舉能否突破以往的六四黃金比例,是否可以改變高票數低議席的局面,才是一直的焦點所在。


就此,泛民不但不能單單寄望建制派會重蹈政治計算錯誤的覆轍(雖這對泛民而言最為理想),而且須提防「本土建制派」的出現。「本土建制派」的特徵是會避重就輕,不惜一切強調要發展本土的經濟,淡化中港融合的議題以圖混淆視聽,但他們的投票意向仍傾向不問緣由地支持缺乏認受性的政府政策(包括支持成效不大的環保政策以塑造支持環保的形象)。「本土建制派」一旦出現,無論對傳統泛民還是本土派泛民也是一大威脅。另外,泛民元老和年輕泛民須有清晰的協調,如何以老帶新參選,如何分途出擊,實不容有半點差池。「等埋發叔」事件亦正好顯示出溝通失誤所帶來災難性的政治後果。


政治博弈與運動比賽一樣,藉對手的犯錯小勝一仗固然可以振奮士氣,但切忌讓過往的勝利冲昏頭腦,輕視對手,更何况勝利根本還未到手。「雨傘運動」究竟是一敗塗地,還是會帶來溢出政治效益,在2016年立法會選舉將會初見真章。


(作者按﹕文章僅代表個人意見,不反映機構立場。)


作者是新力量網絡研究員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