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否決政改後,雖然香港政制發展爭議暫時告一段落,但我們從不同的社會各方面的爭議可預見,香港困局只會惡化而不會解決。各界對於困局出現有不同解釋,有的人認為是世代之爭的問題,又或者是不同的勢力干擾香港。但較合理的解釋是說,香港政治制度發展滯後於社會發展,所以目前的真問題,仍在於政治制度層面。但當權者似乎無用心去思考、解決問題,我們見到政府只是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應付式心態來處理問題。但究竟為何政治制度滯後會為社會帶來困局?這種困局又會如何發展?這些問題都指向現代化與社會整合。
現代文化的出現,標示我們進入新歷史階段,而不是指西方文化。現代文化最重要的價值觀念,就是肯定個體自由。現代文化的兩大成果,自由經濟與民主制度都是依個體自由觀念而成立。自由經濟預設了市場活動都是供需問題,依於滿足個人欲望,並非國家規定市場供需。民主選舉則保障了市民有自由提名、被選、投票。
分割現代文化 產生社會張力
其他仍處於「前現代」的國家,無可避免都要面對學習現代文化、進入新歷史階段的問題,也即所謂的「現代化」。簡單來說,如果我們要學習現代文化,應該是先於不同層面實行現代制度,之後把保障個體自由的價值觀納入「前現代」文化。「前現代」的社會結構因而產生變化,於是需要建立新秩序,由不穩定達至穩定狀態。也即所謂社會整合。因此社會整合要成功,我們應先在各領域同時推動現代制度,新價值觀念成功內化入我們原有的文化後,便可支持不同領域的新制度。
香港不例外仍處於現代化的過程,但並不樂觀。香港目前的情况是,政府把現代文化分割,只推動想要的領域現代化,其他的領域最好保持不變。換言之,一方面自由經濟不斷往「現代」方向推,肯定個體自由;但政治制度卻極力往「前現代」方向拉,否定個體基本自由。社會之所以產生張力,就是因為肯定與否定個體自由的基礎價值觀念不斷排斥,具體呈現就是現在不同階層、組織、以至街頭抗爭運動。一旦基礎價值觀念不能與其他領域的制度維持一致,社會衝突、困局便會持續。新的社會整合非但不能形成,反而破壞原有的社會整合。例如現在香港原有的各方面的良好制度,也不幸開始朝崩解方向走。所以我們可以預見,只要政府維持經濟活動往前推、政治制度往後拉的局面,香港社會困局只會加深。所以坊間認為香港活力衰退、看不到希望、前景等悲觀想法,都是源自於香港社會整合開始崩解困局。
那麼這種整合問題如何解決?一般人便用常識的拼盤觀念來解決社會整合問題,覺得好像只要把不同美食擺在同一個盤上,新的菜式便會出現。但這種想法沒有考慮過,把不同味道的食物放在一起,究竟會互相配合還是排斥?按香港目前情况判斷,當權者勉強把前現代與現代制度拼湊一起,當然是排斥多於配合。為了維持觀念與制度的一致,難道我們要把現有的經濟成果推回三四十年前,變回民智未開的年代?當然不合理,也不可行。所以推動真正民主制度才是唯一能加強香港社會整合的出路。但基於北京的壓力,政府仍會以應付式心態來面對社會整合崩解的問題,不會幫助香港解脫困局。但如果有一天香港原有的秩序崩解,經濟制度也不能置身事外,到時才說重建工作,一切都已經太遲。
作者是旅德學者
現代文化的出現,標示我們進入新歷史階段,而不是指西方文化。現代文化最重要的價值觀念,就是肯定個體自由。現代文化的兩大成果,自由經濟與民主制度都是依個體自由觀念而成立。自由經濟預設了市場活動都是供需問題,依於滿足個人欲望,並非國家規定市場供需。民主選舉則保障了市民有自由提名、被選、投票。
分割現代文化 產生社會張力
其他仍處於「前現代」的國家,無可避免都要面對學習現代文化、進入新歷史階段的問題,也即所謂的「現代化」。簡單來說,如果我們要學習現代文化,應該是先於不同層面實行現代制度,之後把保障個體自由的價值觀納入「前現代」文化。「前現代」的社會結構因而產生變化,於是需要建立新秩序,由不穩定達至穩定狀態。也即所謂社會整合。因此社會整合要成功,我們應先在各領域同時推動現代制度,新價值觀念成功內化入我們原有的文化後,便可支持不同領域的新制度。
香港不例外仍處於現代化的過程,但並不樂觀。香港目前的情况是,政府把現代文化分割,只推動想要的領域現代化,其他的領域最好保持不變。換言之,一方面自由經濟不斷往「現代」方向推,肯定個體自由;但政治制度卻極力往「前現代」方向拉,否定個體基本自由。社會之所以產生張力,就是因為肯定與否定個體自由的基礎價值觀念不斷排斥,具體呈現就是現在不同階層、組織、以至街頭抗爭運動。一旦基礎價值觀念不能與其他領域的制度維持一致,社會衝突、困局便會持續。新的社會整合非但不能形成,反而破壞原有的社會整合。例如現在香港原有的各方面的良好制度,也不幸開始朝崩解方向走。所以我們可以預見,只要政府維持經濟活動往前推、政治制度往後拉的局面,香港社會困局只會加深。所以坊間認為香港活力衰退、看不到希望、前景等悲觀想法,都是源自於香港社會整合開始崩解困局。
那麼這種整合問題如何解決?一般人便用常識的拼盤觀念來解決社會整合問題,覺得好像只要把不同美食擺在同一個盤上,新的菜式便會出現。但這種想法沒有考慮過,把不同味道的食物放在一起,究竟會互相配合還是排斥?按香港目前情况判斷,當權者勉強把前現代與現代制度拼湊一起,當然是排斥多於配合。為了維持觀念與制度的一致,難道我們要把現有的經濟成果推回三四十年前,變回民智未開的年代?當然不合理,也不可行。所以推動真正民主制度才是唯一能加強香港社會整合的出路。但基於北京的壓力,政府仍會以應付式心態來面對社會整合崩解的問題,不會幫助香港解脫困局。但如果有一天香港原有的秩序崩解,經濟制度也不能置身事外,到時才說重建工作,一切都已經太遲。
作者是旅德學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