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神創倘爆破 小心連橫效應長青網文章

2015年06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6月26日 06:35
2015年06月26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港股跌259點,收報27,145點,成交金額1185億元。A股尾市急挫,港股受到拖累,消息面其實多是利好,例如廢除存貸比、人行重啟逆回購、財新報道光大銀行(6818)逆向操作提高配資槓桿等,但午後突然急轉直下,接連失守4700點、4600點及4500點三大關口,最終勉強收高於4500點之上,創業板則急瀉5.23%,由高位4037點起計,調整幅度已超過20%,技術上已進入熊市。神創泡沫似乎已爆破,連帶很多講故事的股份亦相繼暴瀉,現在的問題是泡沫爆破會否有連橫效應。


國務院取消存貸比紅線,市場多以放水甚至量寬來形容,甚至有估計會為市場帶來數以萬億計的資金。這就等於說港股通額度加碼至一萬億元,就會為港股帶來萬億新資金一樣可笑。招行(3968)、民行(1988)曾急彈逾4%及6%,但很快便無以為繼,最終倒跌及僅升1.7%,重農行(3618)則表現較佳,升3%。


人行進行350億元人民幣7天期逆回購操作,此前一次進行7天期逆回購是今年的4月16日,當日的中標利率高達3.35厘,今次則大降至2.7厘,遠低於今天同業市場的3.1厘。


取消存貸比減降準機率是誤讀

受到打新凍結資金影響,7天回購利率上周從接近2厘,到本周二升至2.8厘,過去兩天則處於3.1厘。由於凍結資金尚未回流,同時臨近半年結,市場對資金需求亦轉趨旺盛,因此人行便順勢出手,同時又降低息率來紓緩市場壓力。


重啟逆回購本應是好消息,但有分析解讀為降準無望,股市亦未見領情,兩市逾2000隻股份下跌,跌勢相當全面,創業板受到重挫曾瀉6%,但中資金融股亦未見倖免要跌逾2%。對於降準機率下降,這其實是誤讀,事關人行在寬鬆時往往是按部就班,逆回購、定向注資皆壓不低回購利率時便會直接降準。


半年結後 市場流動性料改善

筆者認為,市場流動性偏緊只是短期現象,半年結後會明顯改善。另外,A股每逢6月表現頗差,雖然過去10年升跌各半,但跌幅介乎6%至14%,升幅有4年不足2%,僅2009年升12%。踏入7月份即時變得龍精虎猛,10年有7年上升,平均升7.45%。可以說,六絕七翻身相當適用於A股。


但撇除資金緊張不談,A股現時的狀况亦不太好。首先,兩市2852隻股份中,有超過600隻股份在過去1個月跌逾10%,跌逾20%的亦有近200隻,月內跌幅達3至4成亦非罕有,考慮到估值仍然「堅離地」,例如資訊科技板塊調整過後市盈率仍高達78倍,可以說再跌一半亦不算便宜。當然,高估值是由錢多股票少推動,與基本因素無關,但先是大股東、高管不斷減持增加供應,同時每月兩批IPO,估計未來半年便會新增300多隻股份,這尚未計及借殼上市的,之後就輪到註冊制,推動高估值的根基正在動搖。此外,融資餘額連續3日減少,若散戶熱情不再,流動性充裕亦無助股市上升。


若散戶熱情不再 流動性難推升股市

筆者仍傾向傳統板塊可以守得住,至少撐得起上證指不會跌得太厲害,但受到半年結因素影響,暫時倒未見能逆市靠穩,到7月才會較為明朗。另外,假如神創、純概念等股份泡沫爆破,市場將會有數以萬億甚至十萬億元計的資產被蒸發,會否令一些上半年勇於坐貨的基金重創,結果被迫拋售另一些流動性高(重磅股)的資產來補倉,甚至引發贖回潮令股市加速崩盤?又或者會否令消費市道嚴重不景氣,從盈利層面打擊傳統板塊?這些都是第3季的主要變數。但由於中央尚未出貨,人行和證監有責任維持牛市格局,而高達300%的槓桿比率,中央亦無條件不寬鬆,故暫時不宜想得太多。


[江宗仁 還看今朝]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