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游走天下,國際時局變得貼身,行程上或去或留牽繫生命安全。年初爆發內戰至今的也門,保安局早已警示港人不應前往。由於中東地區戰局不穩,也門素來「港人勿近」,想不到近年憑傳神的打Game聲演,在網界竄紅的「達哥」林慧韡,六年前原來曾在也門修讀阿拉伯語,透過他的分享,讓我們窺探這個神秘國度內的人文風貌。
■達人Profile
27歲的達哥,大學時代以「林氏兄弟」名義拍攝短片,其中《宅男最後的120小時》(2009年)獲瑞士電影節(Cinéma Tous Ecrans)選為最佳互動短片(Best Interactive Fiction)之一。2011年開始在網上直播打機過程,因搞笑風格而大受歡迎。曾任電視台導演,去年加盟手機遊戲公司擔任副總裁。
facebook專頁﹕www.facebook.com/undergroundDV
鬈曲長髮、西裝骨骨、沙啞聲線、戇直神情,統統是林慧韡(韡音「偉」)的標記;初期在網上開咪直播打機,因聲線經咪高峰輸出後恰似藝人劉以達而獲「達哥」綽號,現時每晚至少有數千甚至逾萬「巴打」準時收看他節目。打機旁述實在破格,令達哥的網絡紅人地位愈講愈high,至去年辭去電視台導演一職,轉投手機遊戲公司擔任副總裁,又獲邀拍廣告,曝光率急升。
到也門大學學阿拉伯語
達哥於港大文學院畢業,主修中文及藝術,副修阿拉伯語。當初學日文是為了打機,選修阿拉伯語則是為爭取到當地留學的機會,一開眼界。「語言是國家精髓,跟當地人溝通時,總會在字裏行間或說話節奏中了解他們的文化。」達哥在大學三年級時申請到獎學金,2009年春天前往也門首都薩那(Sana'a)的也門科技大學(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Yemen)修讀阿拉伯語;半年後轉讀埃及開羅大學(Cairo University),2010年春天回港。
來到位於海拔2200米的伊斯蘭歷史名城,薩那市中心極目所望,極盡濃厚古舊氣息。達哥尤愛老城區(Al-Qadeemah,或稱Old City of Sana'a),「雖然好舊,但當地氣候乾燥,建築物保存得好好,當地人說,區內那些四五層建築已有千幾年歷史」。翻查也門歷史,最遠可追溯至3000年前《舊約聖經》提及過的示巴王國(Sheba),屬阿拉伯世界古代文明搖籃之一,單是老城區早在2500年前已經有人居住,是人類其中一個最早的定居地。有逾百座清真寺和約6000間房屋的老城區,早在1986年已獲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啡色牆身,綴以各式雕花圖案,再髹上白色油漆,建築高低起伏有致,視覺效果相當震撼。
旅遊被阻 「要請軍人保鑣」
芸芸薩那老城區建築,達哥對「也門之門」(Yemen Gate)印象較深刻。公元7至8世紀期間,薩那一度成為伊斯蘭教義傳播中心,是故阿拉伯人素有「旅途雖遠,必到薩那」之說,流傳至今,也門之門既是薩那老城區的入口,亦是薩那別稱。但達哥笑言這座城門跟想像有很大落差,「起初以為會有北京紫禁城午門那麼高,去到才發現是矮矮哋,可能是古時的建築技術還未那麼發達吧」。
另一著名的歷史名勝,是坐落距離薩那15公里的Wadi Dhahr山谷、建於20多米大岩石上的Rock Palace,這是昔日北也門——也門王國(1918至1962年)國王Imam Yahya Hamidaddin的夏宮,1930年代興建,樓高五層,外形儼如一座巨型雕塑,殿內有供在不同季節居住的房間,感覺奢華。另一邊廂,位於薩那西北部山城Shaharah,有一座在巍峨高山上「半天吊」而聞名的石拱橋Shaharah Bridge,建於17世紀初。達哥本來打算到訪,惟當地有戰亂無法前往,「這條橋是其中一款也門錢幣的圖案,風景應該幾靚,但當時已經危險到一個地步,不准任何人前往。之前看Lonely Planet說,以前去那邊參觀要請軍人當保鑣」,認真誇張。
「外星球」小島 怪樹會滴血
離開城市,乘4至5小時飛機前往索科特拉島(Socotra Island)自是另一片天地。它位處亞丁灣及阿拉伯海交接地帶,水清沙幼、藍天白雲,卻被稱為「地球上最似外星的地方」——貌似雨傘的索科特拉龍血樹(Socotra Dragon Tree)是此島獨有植物,「此樹一割開就會見到紅色的樹汁流出,故又稱Dragon Blood Tree,相傳有醫藥功效,但已遭過度開發,你會見到樹幹有很多窿,就是因為挖樹汁而造成的。」
超好客當地人 無端端請客
畢竟已是六年前的事,很多當時在也門旅遊觀光的細節,達哥直言印象模糊;倒是日常生活中與當地人接觸的片段,至今仍深深印在腦海中。他說也門人的熱情,時而隱藏,時而外露,「譬如坐巴士,試過落車時才發現,原來有個後生仔因為見到我是外國人,而代我付車費;有些人好窮,家中地庫養驢,住的地方很細,但依然堅持請飲果汁,計番其實幾蚊港紙,但對他們來說,已是一兩日的工資」。
當地人娛樂消遣不多,除了食水煙,亦喜歡在街上席地而坐開飯,達哥有時候路過,當地人會即席邀他成為座上客。「他們會捉住你,扯你坐下來作客,起初覺得不好意思,有點戒心,後來才知道他們很熱情。」吃什麼?用炭爐烤焗的脆口煎餅,配上蠶豆醬或肉醬,亦會吃飯;但最特別是吃羊頭,「真係得個頭,食個腦,不是燒的,而是用湯煮」。
一覽也門近代史
分裂、統一、戰亂,是梳理也門近代史的關鍵詞。16世紀初,也門北部是土耳其前身鄂圖曼帝國的屬地,1839年,英國入侵南部之亞丁港及周邊地區,變成英國殖民地。1918年,鄂圖曼帝國因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而撤軍也門,原有地域由Imam Yahya Hamidaddin統治,1923年獨立成為也門王國。1962年爆發革命,國王Imam Muhammad Al-Badr被推翻,1965年也門阿拉伯共和國成立,俗稱「北也門」,奉行親西方政策;1967年也門南部亦脫離英國獨立,成為也門人民民主共和國,又稱「南也門」,信奉共產主義。南北開展對峙局面,衝突時有發生,至1990年合併成為也門共和國,薩利赫(Ali Abdullah Saleh)出任首任總統。
內亂頻仍 旅遊名勝遭破壞
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發波及也門,總統薩利赫下台,由獲美國支持的副總統哈迪(Abd- Rabbu Hadi)接任,但內部衝突持續升級,至今年初演變成內戰。獲伊朗什葉派政權及薩利赫撐腰的胡塞游擊隊佔領首都薩那,早前聯合國介入調停,但未有成果。
也門未被列入香港保安局「外遊警示制度」中85個熱門旅遊國家之中,但保安局網站列明「市民不要前赴當地,而身在當地的港人應盡快撤離」。戰亂頻仍,旅遊名勝亦遭殃,6月中,沙特戰機空襲薩那老城區,造成人命傷亡,部分古蹟遭破壞。
文﹕蔡俊業
圖﹕陳淑安、受訪者提供
協力﹕Expedia.com.hk
編輯/陳雯菱
travel@mingpao.com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