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入境隊員﹕口岸設計難容現時人流長青網文章

2015年06月2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6月27日 06:35
2015年06月27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撇除於2013年重開的文錦渡管制站,落馬洲支線管制站去年的離港旅客人次升幅是各管制站中最高,由2013年的2278萬增至去年的2741萬,一年間升逾450萬人次。有曾於落馬洲支線工作的入境處前線人員認為,管制站設計先天未能配合現今人流,只能靠警方管制人流。


當局去年把「學童e道」擴展至福田口岸,方便跨境童快捷過境。對於有指水貨客「轉攻」落馬洲口岸,是因得悉內地海關人手集中在羅湖口岸及在傍晚5時換更,口岸人手較薄弱,有資深入境事務主任認為水貨客有此誤會「唔出奇」,但強調職員換更不會出現「真空期」。


指內地海關不按客量調人手

有前線入境事務隊員稱,交更時間不會定於繁忙時間,而且人手是因應旅客數量增加。但他觀察到,內地海關編配制度不會隨旅客量增減調節,水貨客有可能趁學童下課乘亂湧關而轉攻福田口岸。該隊員說,落馬洲支線口岸人次按年增加,認為出現擠塞是因當初設計上未有估計學童用量飈升及水貨客人次增加所致。


運署﹕地理限制 難擴馬路

運輸署說,因地理環境限制,落馬洲支線交匯處只能容納有限度公共交通服務,而落馬洲路鄰近深圳河,沒有足夠空間做擴闊工程。署方稱,已修改的士上客位置,容許3至5部的士同時上客,又於非學童使用時間及假期開放兩個學童巴士上落位予的士落客,短期內更將會多開放4個學童巴士上落位,紓緩擠塞。


的士車行車主協會有限公司永遠會長吳坤成說,近日收到不少司機投訴,的士落客點要每5架的士一同「埋站」,全部落完客方可一同駛走,變相要已落客的司機等未落完客的車,浪費時間。他促請當局盡快取消此安排,增加上落客彈性。


明報記者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