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說時遲,那時快,上周預期的A股熊市已來臨了。上周五創業板及深證主板率先到步,然後昨天上證也難逃一劫,由高位暫跌了22%,重歸熊市區域。外國傳媒當然不會浪費時間,一如所料,昨午三點零一分,Bloomberg已發出A股熊市的即時頭條新聞。
本以為中央會比較耐心,不會那麽快出手,企圖救市。雖然很多股民都已受傷,開始怨聲載道,但我覺得市場跌得還挺有秩序,不算很恐慌。但明顯這次,除了內憂外,還有希臘這外患。所以中央不得不浪費一點彈藥,早一點出手企圖救市。
正面:讓市場慢慢尋底
中央落的藥也不輕。上周三先宣布取消存貸比例,長遠非常利好銀行,但短期效果不會很大。因為大銀行還未到75%這個頂,但對中小銀行確有一點幫助。然後周末人行再出奇意外地同時減息及定向降準,顯得事情非比尋常。最近的宏觀數據都已有見底味道,所以這些舉措肯定是救市而非救經濟。
問題是這些手段有什麼正面及負面效果呢?正方面是這些貨幣寬鬆政策有如為市場加了個降落傘,最少能減慢跌的速度,讓市場慢慢輾轉尋底。從融資面來分析,這一輪的強制平倉肯定還未完成。官方數據顯示槓桿總額只從2.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減到2.2萬億元,不到5%。但傳聞場外槓桿已減掉一半約5000億元。場內正式槓桿也應再減3000億至5000億元吧!
投資者的心態也明顯改變了。他們會逐漸發現今年的高位已見,那麼從前「逢低必吸」的做法將反變為「逢高必沽」。不單止A股,有可能全球大部分市場都已變成這個氛圍。(希望港股例外,因實在太廉宜了!)
負面:干預市場延後市動盪
政府出手太早的負面影響主要有兩點。第一是econ 101的基本教材,就是任何的市場干預(market intervention)都會令市場更難清算(clear),只會拖延更長時間才能回歸到基本面及供求的平衡點(equilibrium)。譬如原來只需一兩周就能見底,但因怕市場過度動盪而干預,那麼現在可能需要幾個月才能完成調整。最近兩天更有傳聞IPO將暫停,及養老金等「國家隊」進場,我也覺得最好不要太快。
第二個負面點可能更要小心處理,就是「市場公信力」(market credibility)。中國股市是所謂政策市,大小投資者都非常留意官媒及所有政策的推行及收效。如果出手太早,停不了跌勢,那麼投資者對下一輪所有的市場及實體經濟改革政策的信心都可能有所動搖,那麼情况就更難搞了。蜜月期終會過去,愛情及信心都很抽象,需要長期小心經營。
總括來說,我還是不太擔心這個A股技術性熊市,估計是政府主動造成,亦是好事。從基本分析來看,剔除銀行所佔的三成,上證其餘七成的主要工業股,現今平均市盈率還高企在35倍,仍偏高。25倍2016年市盈率較合理,這就是約3500點。如下半年銀行的情况改善,估值調高到7倍市盈率,那麼上證也可能站穩在4000點以上。只要真實的改革創新政策不變,長遠A股還是可以重新出發。
中環資產投資 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本以為中央會比較耐心,不會那麽快出手,企圖救市。雖然很多股民都已受傷,開始怨聲載道,但我覺得市場跌得還挺有秩序,不算很恐慌。但明顯這次,除了內憂外,還有希臘這外患。所以中央不得不浪費一點彈藥,早一點出手企圖救市。
正面:讓市場慢慢尋底
中央落的藥也不輕。上周三先宣布取消存貸比例,長遠非常利好銀行,但短期效果不會很大。因為大銀行還未到75%這個頂,但對中小銀行確有一點幫助。然後周末人行再出奇意外地同時減息及定向降準,顯得事情非比尋常。最近的宏觀數據都已有見底味道,所以這些舉措肯定是救市而非救經濟。
問題是這些手段有什麼正面及負面效果呢?正方面是這些貨幣寬鬆政策有如為市場加了個降落傘,最少能減慢跌的速度,讓市場慢慢輾轉尋底。從融資面來分析,這一輪的強制平倉肯定還未完成。官方數據顯示槓桿總額只從2.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減到2.2萬億元,不到5%。但傳聞場外槓桿已減掉一半約5000億元。場內正式槓桿也應再減3000億至5000億元吧!
投資者的心態也明顯改變了。他們會逐漸發現今年的高位已見,那麼從前「逢低必吸」的做法將反變為「逢高必沽」。不單止A股,有可能全球大部分市場都已變成這個氛圍。(希望港股例外,因實在太廉宜了!)
負面:干預市場延後市動盪
政府出手太早的負面影響主要有兩點。第一是econ 101的基本教材,就是任何的市場干預(market intervention)都會令市場更難清算(clear),只會拖延更長時間才能回歸到基本面及供求的平衡點(equilibrium)。譬如原來只需一兩周就能見底,但因怕市場過度動盪而干預,那麼現在可能需要幾個月才能完成調整。最近兩天更有傳聞IPO將暫停,及養老金等「國家隊」進場,我也覺得最好不要太快。
第二個負面點可能更要小心處理,就是「市場公信力」(market credibility)。中國股市是所謂政策市,大小投資者都非常留意官媒及所有政策的推行及收效。如果出手太早,停不了跌勢,那麼投資者對下一輪所有的市場及實體經濟改革政策的信心都可能有所動搖,那麼情况就更難搞了。蜜月期終會過去,愛情及信心都很抽象,需要長期小心經營。
總括來說,我還是不太擔心這個A股技術性熊市,估計是政府主動造成,亦是好事。從基本分析來看,剔除銀行所佔的三成,上證其餘七成的主要工業股,現今平均市盈率還高企在35倍,仍偏高。25倍2016年市盈率較合理,這就是約3500點。如下半年銀行的情况改善,估值調高到7倍市盈率,那麼上證也可能站穩在4000點以上。只要真實的改革創新政策不變,長遠A股還是可以重新出發。
中環資產投資 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