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滬「新興板」瞄準科網大企長青網文章

2015年07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7月03日 06:35
2015年07月0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上交所籌劃中的戰略新興產業板(簡稱新興板),傳已經選定阿里巴巴旗下螞蟻金服、大眾點評及愛奇藝作為首批掛牌企業,最快有望明年4月登場。有業內人士認為,新興板將成為本港爭取創新企業的勁敵,並指即使本港未來實現多重股權機制,可能已失先機。


螞蟻金服發言人回應本報查詢稱,不會評論市場傳聞,並表示目前無上市計劃。


據《騰訊科技》報道,新興板已獲國務院同意,以初步方案來看,定位和深圳創業板相似,主要為吸引相對成熟的創新企業,對盈利要求不高,在制度設計上亦將為VIE結構(境外上市公司不直接通過持股而是協議來控制內地公司)的中概股預留空間。


梁伯韜:否決同股不同權 錯失良機

目前內地資本市場呈現多層次結構,除主板外,深圳還有中小板和創業板,另外亦有多個場外交易市場如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俗稱新三板)。昨日該系統監事長鄧映翎透露,今年底將推出新三板轉深交所創業板試點,未來亦可轉往上交所的新興板。


證監會早前已否決港交所提出的同股不同權上市機制,雖然上市公司和投行方面均期待有所轉機,但即使未來成功通過,或已被新興板搶奪先機。有紅籌之父之稱的上市公司商會主席梁伯韜表示,內地有多個市場,又在尋求解決VIE的問題,香港卻停滯不前,是白白錯失大好機會,理應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吸引同股不同權公司。


畢馬威中國合伙人兼香港資本市場組主管陳清珠表示,上海推出新興板,對於企業而言無疑又多了一種選擇,競爭加大是肯定的。她亦指出,不同市場有各自特色,有國際化需求的公司以及大型企業仍然傾向於香港。至於是否需要優化上市規則,她認為仍需要就具體細節諮詢。


海通:港仍有吸引力

海通國際企業融資行政總裁石平表示,支持在充分披露的前提下,設立同股不同權機制,不過從投資者的角度也會對同股不同權公司有所避忌,並非完全有利於市場。就上半年香港新股市場表現來看,憑藉自由化和透明監管機制,本港吸引力仍然強大。


亦有投行人士表示,上交所推出新興板,並非劍指香港,而是要和深交所爭搶資源。上交所去年已開始游說中小企業來上交所主板上市,惟效果未如預期,所以更要加速新興板籌建。


對內地新三板、新興板等市場會否對香港新股市場造成衝擊,羅兵咸永道資本市場服務聯席領導合伙人陳朝光表示要樂觀,一些初創企業不符合本港上市資格,但新三板等可幫助更多前期有資金需求的潛力型公司達到要求,或最終促使這些公司再來香港上市。


明報記者 武君、孫娜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