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同股不同權」雖未放行,但據證監口風,不同股權架構公司仍有機會借道第二上市登陸港股。惟目前在港第二上市公司受歡迎程度一般,不少公司已先後撤銷上市。業內認為,不少海外上市的中資概念股已達到本港上市要求,重新考慮第一上市是最好選擇,令第二上市吸引力有限。
明報記者 武君
目前海外企業在港作第二上市僅有8家,其中3家是HDR形式。曾經在港第二上市的澳洲澳華黃金和新加坡凱德商用均已除牌,以HDR形式上市的日本公司思佰益亦在去年撤銷上市,公司當時指原因就是成交稀疏。新濠博亞也於7月3日正式除牌。
查閱資料,大部分第二上市公司在港流通股可謂「買少見少」,如嘉能可(0805)流通股份已降至公司已發行股份的0.3%,哈薩克銅業(0847)流通股份降至僅0.08%。只有南戈壁(1878)和宏利(0945)流通股本較上市時有所增加,但宏利在2010年曾達到過1.2億股的流通量,目前卻僅有3377萬股流通,即較當時減少逾90%。
流通不足的情況下,股份成交必然疏落。過去一年麥達斯(1021)有數周成交紀錄為零,而凱德商用(6813)更有長達1個月無成交的紀錄。即使是鼎鼎大名的UNIQLO母公司迅銷(6288),過去一個月日均成交亦不足3萬份HDR。
鍾絳虹:開放條件增市場靈活
若中概股在港第二上市,是否會面臨同樣窘境,羅兵咸永道資本市場服務組聯席領導合夥人陳朝光認為,目前在港第二上市的大部分是海外企業,流通股份本就不多,導致成交量小,但中概股則由於受到投資者更多關注,未必有相同命運。
中央證券董事總經理鍾絳虹表示,如果本港開放第二上市條件,無疑將增加市場靈活性。對於中概股來港第二上市意義是否不大,目前言之過早,但和投行溝通來看,大部分中概股已經選擇從美國退市回歸A股,就算本港開放第二上市,應不會立即轉軚。有投行人士指,即使本港第二上市條件拓寬,對中概股吸引力仍然不大,更似監管部門一廂情願。陳朝光則指,中概股回歸A 股上市,耗時較久,第二上市方式更為快捷,相信仍會列入考慮範圍。
明報記者 武君
目前海外企業在港作第二上市僅有8家,其中3家是HDR形式。曾經在港第二上市的澳洲澳華黃金和新加坡凱德商用均已除牌,以HDR形式上市的日本公司思佰益亦在去年撤銷上市,公司當時指原因就是成交稀疏。新濠博亞也於7月3日正式除牌。
查閱資料,大部分第二上市公司在港流通股可謂「買少見少」,如嘉能可(0805)流通股份已降至公司已發行股份的0.3%,哈薩克銅業(0847)流通股份降至僅0.08%。只有南戈壁(1878)和宏利(0945)流通股本較上市時有所增加,但宏利在2010年曾達到過1.2億股的流通量,目前卻僅有3377萬股流通,即較當時減少逾90%。
流通不足的情況下,股份成交必然疏落。過去一年麥達斯(1021)有數周成交紀錄為零,而凱德商用(6813)更有長達1個月無成交的紀錄。即使是鼎鼎大名的UNIQLO母公司迅銷(6288),過去一個月日均成交亦不足3萬份HDR。
鍾絳虹:開放條件增市場靈活
若中概股在港第二上市,是否會面臨同樣窘境,羅兵咸永道資本市場服務組聯席領導合夥人陳朝光認為,目前在港第二上市的大部分是海外企業,流通股份本就不多,導致成交量小,但中概股則由於受到投資者更多關注,未必有相同命運。
中央證券董事總經理鍾絳虹表示,如果本港開放第二上市條件,無疑將增加市場靈活性。對於中概股來港第二上市意義是否不大,目前言之過早,但和投行溝通來看,大部分中概股已經選擇從美國退市回歸A股,就算本港開放第二上市,應不會立即轉軚。有投行人士指,即使本港第二上市條件拓寬,對中概股吸引力仍然不大,更似監管部門一廂情願。陳朝光則指,中概股回歸A 股上市,耗時較久,第二上市方式更為快捷,相信仍會列入考慮範圍。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