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為節省人力、提高生產效率,愈來愈多企業以機械人取代人手,智能工廠亦被視為未來製造業的發展重心。全球最大機械人公司、日本發那科(FANUC)研發的與人協同工作機械人CR-35iA,近期已在日本和歐洲銷售。相關概念股也成為投資新寵,FANUC過去一年的股價升約45%。
明報記者 黃展翹
可與人類同事協同工作的機械人,被視為未來的主要生產模式。國際機械人學聯合會(IFR)估計,製造業去年購入的機械人達22.5萬個,較2013年上升27%。以CR-35iA為例,它可搬運35公斤的重量,具備安全功能,檢測到有人碰觸時會停止工作,受到人的推力時懂得避開。與人觸碰還具有緩和衝力的效果,預計與人協同工作機械人的需求將會擴大。
數控系統龍頭 研發智能機械佔優
以往機械人與人類都是在生產線分開工作的,避免機械人的活動傷及人類。FANUC德國公司主管Olaf Kramm指出,人類與機械人共同協作本身已是一項革命,「我們現在說的是工業4.0:一個無界限的智能工廠讓機械人和人類共同合作」。
首次工業革命是18世紀末利用蒸汽推動機械生產,至20世紀初第二次工業革命則以電力推動機械。近數十年的第三次工業革命以資訊科技促進生產自動化。隨着物聯網、雲端技術趨於成熟,衍生出工業4.0的概念,以智能整合感控系統(CPS)、物聯網(IOT)和人類互相配合,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信息,由人工智能發出指示,提高生產效率。
除了機械人,FANUC的核心產品是自主研發的CNC (電腦數值控制)產品,在數控系統行業是全球第一,佔全球七成的市場份額。基於伺服、數控的基礎,FANUC在研發機電一體化的機器人及智能機械產品時享有特別優勢。
工業4.0亦成為投資新概念。美國對冲基金Third Point的創辦人Daniel Loeb認為FANUC大有可為。以市值計算,FANUC已成長為日本第十大企業,其客戶包括蘋果和「電動車王」Tesla。該公司以超級專注的企業文化知名,拒絕除核心業務以外的一切業務。直到最近,FANUC一直由創始人稻葉清右衛門管理。該公司最近宣布將投資逾10億美元,在日本興建工廠和研究中心。
獲美基金入股 股價一年升45%
Daniel Loeb曾向Third Point的投資者發信,稱其基金已入股FANUC,並促後者回購股票。在Third Point影響下,FANUC宣布將六成淨利回饋股東,較之前的三成增加1倍,並回購股票,刺激股價攀升。Third Point以大規模改組目標公司而聞名,著名例子包括安排Marissa Mayer擔任雅虎總裁。
Third Point表示,FANUC的生產效率屬全球最高之列,員工只有5500名,營運利潤有望達到24億美元,利潤率為40%。該基金認為FANUC的產品戰略,令人聯想起蘋果(Apple),鑑於更多行業實現了自動化、中國的機械人使用量仍偏低,加上FANUC佔市場主導地位,預料FANUC的機械人銷量在未來幾年將會倍增。去年中國市場的工業機械人銷量增長54%,達5.6萬個,是全球最大的工業機械人需求國之一。根據IFR的數據,預計到明年底,中國安裝的工業機器人數量將居世界之首。
業界表示,日本的自動化設備已很成熟,是全球最大的機械人輸出國,FANUC更是業界巨擘,以機械人製造機械人,由取出零件、組裝、試驗到包裝,都由機械人負責,全面實現工廠自動化,提高生產效率。
本年需求放緩 或影響收入
高盛分析指,FANUC在2013年全球機械人的市場份額佔18%,稍微領先瑞士的ABB Group和日本企業安川電機,這兩家企業的市場份額各為17%。截至今年3月的財年,FANUC的收入按年增長61.8%至7297.6億日圓(約462億港元),創史上新高。不過FANUC預期本年度恐部分機械設備的需求趨緩,可能影響收入。
明報記者 黃展翹
可與人類同事協同工作的機械人,被視為未來的主要生產模式。國際機械人學聯合會(IFR)估計,製造業去年購入的機械人達22.5萬個,較2013年上升27%。以CR-35iA為例,它可搬運35公斤的重量,具備安全功能,檢測到有人碰觸時會停止工作,受到人的推力時懂得避開。與人觸碰還具有緩和衝力的效果,預計與人協同工作機械人的需求將會擴大。
數控系統龍頭 研發智能機械佔優
以往機械人與人類都是在生產線分開工作的,避免機械人的活動傷及人類。FANUC德國公司主管Olaf Kramm指出,人類與機械人共同協作本身已是一項革命,「我們現在說的是工業4.0:一個無界限的智能工廠讓機械人和人類共同合作」。
首次工業革命是18世紀末利用蒸汽推動機械生產,至20世紀初第二次工業革命則以電力推動機械。近數十年的第三次工業革命以資訊科技促進生產自動化。隨着物聯網、雲端技術趨於成熟,衍生出工業4.0的概念,以智能整合感控系統(CPS)、物聯網(IOT)和人類互相配合,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信息,由人工智能發出指示,提高生產效率。
除了機械人,FANUC的核心產品是自主研發的CNC (電腦數值控制)產品,在數控系統行業是全球第一,佔全球七成的市場份額。基於伺服、數控的基礎,FANUC在研發機電一體化的機器人及智能機械產品時享有特別優勢。
工業4.0亦成為投資新概念。美國對冲基金Third Point的創辦人Daniel Loeb認為FANUC大有可為。以市值計算,FANUC已成長為日本第十大企業,其客戶包括蘋果和「電動車王」Tesla。該公司以超級專注的企業文化知名,拒絕除核心業務以外的一切業務。直到最近,FANUC一直由創始人稻葉清右衛門管理。該公司最近宣布將投資逾10億美元,在日本興建工廠和研究中心。
獲美基金入股 股價一年升45%
Daniel Loeb曾向Third Point的投資者發信,稱其基金已入股FANUC,並促後者回購股票。在Third Point影響下,FANUC宣布將六成淨利回饋股東,較之前的三成增加1倍,並回購股票,刺激股價攀升。Third Point以大規模改組目標公司而聞名,著名例子包括安排Marissa Mayer擔任雅虎總裁。
Third Point表示,FANUC的生產效率屬全球最高之列,員工只有5500名,營運利潤有望達到24億美元,利潤率為40%。該基金認為FANUC的產品戰略,令人聯想起蘋果(Apple),鑑於更多行業實現了自動化、中國的機械人使用量仍偏低,加上FANUC佔市場主導地位,預料FANUC的機械人銷量在未來幾年將會倍增。去年中國市場的工業機械人銷量增長54%,達5.6萬個,是全球最大的工業機械人需求國之一。根據IFR的數據,預計到明年底,中國安裝的工業機器人數量將居世界之首。
業界表示,日本的自動化設備已很成熟,是全球最大的機械人輸出國,FANUC更是業界巨擘,以機械人製造機械人,由取出零件、組裝、試驗到包裝,都由機械人負責,全面實現工廠自動化,提高生產效率。
本年需求放緩 或影響收入
高盛分析指,FANUC在2013年全球機械人的市場份額佔18%,稍微領先瑞士的ABB Group和日本企業安川電機,這兩家企業的市場份額各為17%。截至今年3月的財年,FANUC的收入按年增長61.8%至7297.6億日圓(約462億港元),創史上新高。不過FANUC預期本年度恐部分機械設備的需求趨緩,可能影響收入。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