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上周中港股市急劇震盪,消息指證監會向多間券商查詢資金情况,及進行壓力測試,尤其關注中資券商的孖展業務發展情况。國泰君安(1788)確認於早前股市大幅波動期間,與證監會聯絡並進行測試,強調符合要求;海通國際(0665)則稱並無收到證監會的查詢。有市場人士認為,由於中資券商的孖展業務規模較大,故較易被「選中」,但並非針對中資券商。
明報記者 徐寶文
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上周表示,市况愈波動,壓力測便更愈頻密。國泰君安執行董事(信貸及風險管理)王志明接受本報查詢時確認,證監會於早前大市大幅波動時,與該行聯絡並進行壓力測試,主要測試「孖展」情况,如當「追加保證金﹙MARGIN CALL﹚」情况上升,會否影響該行的財務健康等。
海通國際﹕近期沒收到證監查詢
王志明表示,國泰君安已經順利通過全部測試,強調該行財政狀况十分健康,有能力應付大市波動。他亦指,國泰君安自身亦會因應市况,主動進行壓力測試。被問到測試是否針對中資券商為主,他稱並沒有看到證監會針對中資券商進行測試,因這行業風險高,所有券商均涉其中。
海通國際發言人回應本報查詢時則表示,近期並無收到證監會任何關於經紀業務的查詢。她表示,該行一向遵從證監會指示經營孖展業務,並指在上周一至三(6日至8日)港股大跌期間,不少客戶已主動下調孖展貸款比例,令該行孖展貸款金額較高峰期大幅減少20%,不過她指隨着近日市况回升,估計金額會再有變化,但強調目前孖展業務罕有出現大額壞帳。
證券業協會﹕中資券商「平倉」增加
香港證券業協會主席陳立德認為,壓力測試與「中資」、「港資」並無關係。陳立德接受本報查詢時表示,就他所知,證監會挑選券商進行壓力測試時,一般會挑選孖展業務規模較大的進行;不過他亦承認事實上,因為內地「大客」來港投資時,通常會選擇中資券商,故中資券商的孖展規模一般較本地券商大。 不過,陳立德又指,中資券商的孖展倉「平倉」情况的確有所增加。他續稱,內地股市暴跌,令多隻股份停牌或停板以致投資者未能平倉,當「CALL孖展」時,投資者出現資金流動性問題。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