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曾幾何時,運動鞋並非女士的最愛,只會做瑜伽、戶外活動時才穿上,但這情况在近年有180度轉變,潮流吹起運動風,運動鞋成為女生們的must have。無論你穿高跟鞋也好,婆仔鞋也好,舒適度怎樣都不及運動鞋。然而運動鞋如一成不變也會有被看厭的一天,在時尚世界中,聯乘是時刻保持新鮮感的最佳方法。
「交叉」合作保新鮮感
時尚界所謂的「交叉」合作,讓兩個不同的單位或品牌,一起構思設計,推出同屬兩者的產品。物以罕為貴,聯乘計劃不少都是一次性,自然會引起搶購潮,歷年不少聯乘產品在開賣前,店舖外已聚集等候購買的人群,H&M和不少時裝大牌的聯乘就是很好的例子。但品牌「食過翻尋味」,漸漸聯乘也變成如時裝的春夏、秋冬季般,接連推出一季又一季,足證市場對此仍有一定需求。運動品牌的營運和時裝品牌多少有差別,每季的變化亦不似時裝般多樣,基本服飾都以實用為主,能穿著來做運動,否則就會失去運動品牌的意義。然而隨着聯乘的出現,運動衣飾亦漸有變化,不再一味以實用為主,甚或走向時裝化的路向。
Nike×Sacai 脫離運動風
耳熟能詳的運動品牌來來去去三數個,在聯乘範疇上也各有不同,像Nike的聯乘產品便多為鞋履,Liberty、Riccardo Tisci,還有最近和fragment design 合作推出的Nike Sock Dart鞋款,依舊維持Nike的品牌元素,多在印花顏色上作改變。就算是完整的運動系列,如2010年起和UNDERCOVER主腦高橋盾合作的Gyakusou,也萬變不離其宗,多了點時尚影子,卻不失運動服的實用性。而早陣子和日本品牌Sacai的聯乘,算得上是較新嘗試,服飾輪廓的改變,展示脫離運動風的感覺。
adidas×Mary Katrantzou 長裙如晚裝
另一運動服龍頭adidas在聯乘工程上可謂相當進取,Y-3和Adidas by Stella McCartney已經成為恆常系列。除此以外,還有與不少單位聯乘,像Jeremy Scott、Kanye West、Pharrell Williams和Rita Ora等,產品範疇由服飾到鞋履一應俱全。但最令人驚艷的必定是最近再度和印花女王Mary Katrantzou合作的系列,有運動外套、短裙等基本設計,而兩襲如晚禮服的長裙,三間元素隱隱出現在邊線位,這和運動的本意相去甚遠,似不再受傳統的「運動」風格所局限。
兩大運動品牌的聯乘取向其實和品牌的市場策略有關,Nike至今仍能以Jordon雄霸波鞋界,針對的群組多為男性,就算是女性市場也走實用路線,以sports wear為主,聯乘產品自然專注在最有需求的鞋履上。相比下,adidas走大包圍路線,由頭到腳的服飾也成為聯乘的題材,兩者不正面衝突,於消費者而言也就減少了選擇的煩惱,各取所需正是市場的不變定律。
文﹕葉伊霖
圖﹕品牌提供
統籌﹕John Wan
編輯﹕梁小玲
電郵﹕lifestyle@mingpao.com
「交叉」合作保新鮮感
時尚界所謂的「交叉」合作,讓兩個不同的單位或品牌,一起構思設計,推出同屬兩者的產品。物以罕為貴,聯乘計劃不少都是一次性,自然會引起搶購潮,歷年不少聯乘產品在開賣前,店舖外已聚集等候購買的人群,H&M和不少時裝大牌的聯乘就是很好的例子。但品牌「食過翻尋味」,漸漸聯乘也變成如時裝的春夏、秋冬季般,接連推出一季又一季,足證市場對此仍有一定需求。運動品牌的營運和時裝品牌多少有差別,每季的變化亦不似時裝般多樣,基本服飾都以實用為主,能穿著來做運動,否則就會失去運動品牌的意義。然而隨着聯乘的出現,運動衣飾亦漸有變化,不再一味以實用為主,甚或走向時裝化的路向。
Nike×Sacai 脫離運動風
耳熟能詳的運動品牌來來去去三數個,在聯乘範疇上也各有不同,像Nike的聯乘產品便多為鞋履,Liberty、Riccardo Tisci,還有最近和fragment design 合作推出的Nike Sock Dart鞋款,依舊維持Nike的品牌元素,多在印花顏色上作改變。就算是完整的運動系列,如2010年起和UNDERCOVER主腦高橋盾合作的Gyakusou,也萬變不離其宗,多了點時尚影子,卻不失運動服的實用性。而早陣子和日本品牌Sacai的聯乘,算得上是較新嘗試,服飾輪廓的改變,展示脫離運動風的感覺。
adidas×Mary Katrantzou 長裙如晚裝
另一運動服龍頭adidas在聯乘工程上可謂相當進取,Y-3和Adidas by Stella McCartney已經成為恆常系列。除此以外,還有與不少單位聯乘,像Jeremy Scott、Kanye West、Pharrell Williams和Rita Ora等,產品範疇由服飾到鞋履一應俱全。但最令人驚艷的必定是最近再度和印花女王Mary Katrantzou合作的系列,有運動外套、短裙等基本設計,而兩襲如晚禮服的長裙,三間元素隱隱出現在邊線位,這和運動的本意相去甚遠,似不再受傳統的「運動」風格所局限。
兩大運動品牌的聯乘取向其實和品牌的市場策略有關,Nike至今仍能以Jordon雄霸波鞋界,針對的群組多為男性,就算是女性市場也走實用路線,以sports wear為主,聯乘產品自然專注在最有需求的鞋履上。相比下,adidas走大包圍路線,由頭到腳的服飾也成為聯乘的題材,兩者不正面衝突,於消費者而言也就減少了選擇的煩惱,各取所需正是市場的不變定律。
文﹕葉伊霖
圖﹕品牌提供
統籌﹕John Wan
編輯﹕梁小玲
電郵﹕lifestyle@mingpao.com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