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摩通陳東:中央判斷失誤釀股災 需解釋救市「認個錯也行」 挽外資信心長青網文章

2015年07月2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7月20日 21:35
2015年07月20日 21: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A股災情稍為喘定,無論是股災本身或救災舉措,都令A股市場蒙上陰霾。有人質疑A股多年市場化努力功虧一簣,國際投資者更卻步。摩根大通私人銀行中國經濟師陳東稱,股災由整個監管系統的工作失誤釀成,政府應在災情結束後發聲穩定市場預期,即使「認個錯也行」。


明報記者 顧冷冰、廖毅然

「救災已留下後遺症」,陳東表示,國企改革、IPO註冊制及加入MSCI市場指數等,三大發展方向都會受到影響。


「看不到邪惡外資協同做空」

追究股災的罪魁禍首,陳東坦言「看不到邪惡外資協同做空」,是監管層的失誤導致A股走了一條「政策制定者未預期到的彎路」這將導致改革的推遲,但他堅信大反向不會改變。


股災衝擊過後,陳東認為政府高層應該出來重新闡明對於改革的看法,穩定市場對於未來經濟和政策的預期,「畢竟這次救市,與之前政府表達的,讓市場起更決定性作用的說法背道而馳」。另外,監管機構也應當在股災塵埃落定後,解釋救市的來龍去脈。第一,股災是否影響到了金融安全而到了非救不可的地步?第二,救市的方法是否合理?如果與改革背道而馳,就應當承認是緊急措施而不會是今後的常態。第三,既然公安部出動緝拿惡意做空,就應交代被捕者做空的規模,背後資金來源,「如果能把事情講清楚,即使在很緊急的情况下有些事做錯了,那認個錯,也沒問題,我們才可繼續往前走」。


至於普遍市場認為,過高槓桿尤其是場外配資,才是此輪A股大跌的主因,但背後誰應負責?陳東質疑,當指數由3000點上漲到5000點時,監管機構為何沒有出手控制槓桿?等到5000點高位出現,投資者紛紛打算獲利離場時,證監會卻又簡單粗暴的去槓桿。早前證監會公告禁止券商為場外配資提供便利,並有意關閉所有HOMS接口,也啟動A股後來滅頂式的暴跌。


中證監低估場外配資

陳東指出,監管層對於場外配資規模缺乏估計,市場普遍估算規模在1.5萬億,甚至2萬億,但證監會公布的才是5000億。最後,陳東質疑監管層缺乏準備,完全沒有預料到股災,也沒有備選方案,一旦發現超出了正常市場調整的範圍,便驚慌失措,最終才導致A股出現踐踏式下跌。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