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上星期是本地新聞業最黑暗的一周,有58年歷史的《新報》宣布結業;老牌報章《成報》因戶口被清盤人凍結而不能出版;連曾經十分風光的《壹周刊》也要裁員一半,並可能會停刊……我雖離開了新聞界,但上面幾個媒體裏面都有不少好友,他們都是敬業樂業的新聞工作者,然而在互聯網大變革年代,要扭轉紙媒走下坡的大趨勢,實在無能為力!
紙媒已死,在美國早就露出端倪,多份歷史悠久、鼎鼎大名的報紙先後結業或「棄紙」從網,標示了傳媒行業正走向一個新時代。媒體演變,和人的生活方式變化息息相關,例如香港的晚報曾經風行一時,皆因當時(五六十年代)電視業仍未發達,且交通不便,放工時間打工仔回家路途上,最佳消遣就是看晚報,「補回」每日凌晨至中午未及在日報刊出的消息。隨着電視愈來愈普及,交通網絡改善,打工仔收工後趕回家看六點半新聞,就可完全取代了晚報的功能。去年曾經有人想把《新晚報》復刊,大張旗鼓宣傳,當時有同事問我,是否主事人有「絕世好橋」?我說:恐龍消失了,斷無可能復活吧!後來發生的事,也就不用細說了。
棄紙從網 大勢所趨
論速度,紙媒上的新聞是明日黃花;至於評論,報紙的文章愈來愈短,評論大多變成「短評」,且囿於篇幅,能刊出的文章有限,不及網上可長可短,觀點紛陳,還可以連結相關文章,搜索資料庫內的舊作。網上閱讀,是完全不同的新體驗,紙媒的處境,是被「綁着來打」,誰勝誰負,結果已寫在牆上。
紙媒尚有的空間,是獨家報道和偵查報道(investigative reports),但做這些都要昂貴的成本,而互聯網文化是curate不同的新聞內容,一宗獨家報道,在幾分鐘內就會被傳遍世界,昂貴成本所得的邊際效益極低,試問報紙的優勢何在?
紙媒已死之說雖帶誇張,但距離發生之日恐怕為時不遠了。
[陳景祥 齊物論]
紙媒已死,在美國早就露出端倪,多份歷史悠久、鼎鼎大名的報紙先後結業或「棄紙」從網,標示了傳媒行業正走向一個新時代。媒體演變,和人的生活方式變化息息相關,例如香港的晚報曾經風行一時,皆因當時(五六十年代)電視業仍未發達,且交通不便,放工時間打工仔回家路途上,最佳消遣就是看晚報,「補回」每日凌晨至中午未及在日報刊出的消息。隨着電視愈來愈普及,交通網絡改善,打工仔收工後趕回家看六點半新聞,就可完全取代了晚報的功能。去年曾經有人想把《新晚報》復刊,大張旗鼓宣傳,當時有同事問我,是否主事人有「絕世好橋」?我說:恐龍消失了,斷無可能復活吧!後來發生的事,也就不用細說了。
棄紙從網 大勢所趨
論速度,紙媒上的新聞是明日黃花;至於評論,報紙的文章愈來愈短,評論大多變成「短評」,且囿於篇幅,能刊出的文章有限,不及網上可長可短,觀點紛陳,還可以連結相關文章,搜索資料庫內的舊作。網上閱讀,是完全不同的新體驗,紙媒的處境,是被「綁着來打」,誰勝誰負,結果已寫在牆上。
紙媒尚有的空間,是獨家報道和偵查報道(investigative reports),但做這些都要昂貴的成本,而互聯網文化是curate不同的新聞內容,一宗獨家報道,在幾分鐘內就會被傳遍世界,昂貴成本所得的邊際效益極低,試問報紙的優勢何在?
紙媒已死之說雖帶誇張,但距離發生之日恐怕為時不遠了。
[陳景祥 齊物論]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