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財爺手握王牌 有力問鼎特首長青網文章

2015年07月2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7月24日 06:35
2015年07月24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前天談澳門政府把儲備交予廣東省政府及國家開發銀行,投資在廣東的基建,今天補回「續篇」。


澳門政府有此決定,原因是澳門政府的儲備去年投資回報只得2%,追不上通脹,新安排可賺取較高回報,「保本保息」,回報可在4%至5%。有評論員認為,澳門開了頭,香港要把儲備投資在內地基建的日子也為期不遠了!


香港的外匯基金投資回報同樣不濟,2014年收入僅436億元,回報為1.4%。2013年又如何?該年的投資回報為2.7%,算不上理想,扣除「多元化投資」,投資組合的回報率也只是2% 。很明顯,比起澳門,香港外匯基金的回報也低於通脹——2013本地通脹率為4.3%,2014為3.5%,按理香港也應投入有4%至5%的廣東基建項目。


獻出外匯基金 支持一帶一路

但是,廣東的基建投資回報表現又如何?據南方網報道,一條位於佛山市三水區橫跨北江的三水大橋,獲廣東省政府批准收費年限長達55年,被當地居民質疑為「收費高、期限長」。據南方網引述三水大橋的負責人透露,當年考慮到大橋收益太低,才將收費期限定為55年!內地基建項目到底有哪些是可以保本增值、每年獲4%至5%回報的?有的話,內地企業、外國基金都會願意投資,為何一定要打澳門儲備的主意?


中國現在雄心勃勃推動的一帶一路、亞投行、金磚四國基金等等,在在需財,據貿易發展局「經貿研究」一篇文章《一帶一路對香港的含意》指出,這項大計可帶動內地投資需求,「據報預計在2020年前將投資1.2萬億在基礎建設」,在在需財。這些國家長遠規劃,可帶動港澳經濟發展,那麼港澳兩個特區投資在這些基建項目上,既是支持國家,也有利自己,應是一舉兩得。


財爺曾俊華在京參加亞投行會議獲「習握手」,令政壇產生無限想像。曾司長手握香港外匯儲備資產達3408億美元(至今年6月底),他會否以這筆龐大資金支持中國的戰略大計?如果在這方面作出「貢獻」,誰敢說曾司長不會是下任特首?


[陳景祥 齊物論]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