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分段提取 打理積金更靈活 享低廉管理費 續賺穩定回報長青網文章

2015年07月3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7月31日 06:35
2015年07月31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作為退休理財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人都會擁有至少一個強積金戶口並持續供款至65歲的法定退休年齡。待65歲之後,僱主與僱員便會停止供款,且僱員需通過「一筆過」的方式提取強積金權益。但實際上,強積金不止是退休前的理財工具,即便是人到暮年,退休人士依然可以繼續利用強積金戶口進行理財,現時市面上部分受託人均有為強積金計劃成員提供不同的退休後投資安排,而積金局也將在明年做出「分批提取強積金」的新安排。


依照現時的規定,僱員在退休後若想提取此前所投資的強積金權益,必須通過「一筆過」的方式進行提取。但根據政府最新安排,退休人士未來將可分批提取帳戶內的強積金。


明年初強積金可分批提取

實際上,早在今年一月,立法會就已經就強積金條例做出修訂,未來強積金將不再強制要求一次性提取,而是可以每年免費提取至少4次,且政府不會設定最低提取款額。對於具體落實時間,積金局發言人表示,分期提取強積金累算權益的新安排,預計最快明年年初實施。


雖然政府未就最低提取額設限,亦未設置提取次數上限,但就具體的計劃安排,打工仔屆時仍需向自己的帳戶受託人詢問清楚多次提取是否需要支付額外的手續費及是否可以不定期提取,以最大限度的滿足個人需求。但如果僱員是友邦強積金計劃的成員,現階段已經可以通過友邦提供的保留退休後帳戶,提前享受靈活提取強積金的服務。


友邦退休帳戶可每年提12次

據友邦客服表示,目前友邦可為參加自己強積金計劃的成員在退休後保留帳戶,該帳戶可任選友邦25隻的強積金產品進行組合,除了其中一隻保證基金受到每年至多調整一次投資比例的限制外,其餘24隻基金均可隨時調整,且毋須支付額外費用。


若計劃成員想要提取強積金,友邦亦可提供定期或不定期兩種服務。如選擇定期每月提取,則一年至多可以提取12次,不可多提,每次最少提取500元。若按年提取則每次最低5000元。但若想不定期提取,則每年最多只可提取四次,每次最少不低於2000元,且當帳戶內額度低於5000元時,友邦會將剩餘權益以支票形式一次性寄還給成員。


上述安排皆為將成員在退休前所積累的強積金權益繼續滾存投資,而不可再度供款。但實際上,通過現有的「特別自願性供款」計劃,僱員可不受年齡限制,甚至在65歲以後依然可以繼續投資強積金。


特別自願供款 退休後仍可續供

由於退休人士年齡偏大,風險承受能力與創造財富的能力通常較低,故若投資股票恐未必能承受股市波動所造成的損失,而購買零售基金亦須支付較高的管理費,以及首次申購費與贖回費等額外費用。但通過部分受託人提供的「特別自願供款」服務,強積金成員在退休後仍然可以續供強積金,在享受原本強積金低廉管理費的同時賺取較為穩定的回報。


與「自願供款」不同,「特別自願供款」指的是除了僱主為其安排的強積金服務之外,僱員可以自行選擇其他受託人,開立一個全新的強積金帳戶進行額外供款。而前者則是指僱主與僱員在現有計劃內進行額外的投資。


以富達的「特別自願性供款」計劃為例,成員可選擇不定期通過支票「一筆過」供款或是定期從銀行扣款。前者最低額度為1000元,後者則為500元。該計劃每年可免費提取最多4次,超過4次則需收費。但需要注意的是,成員必須在65歲前擁有一份工作的情况下方可提出申請「特別自願供款」。而現時市場上亦有部分受託人接受65歲以上人士申請「自願供款」。


無論成員參加哪類計劃,都應該養成定期檢查自己戶口的習慣,而當參加了多個計劃或是多次轉工後,更應該考慮將多個個人帳戶進行合併,便於管理,當然選擇哪個受託人進行整合,仍需在綜合考慮產品、服務、基金收費以及個人需求等多個因素後再做決定。


尉奕陽 明報記者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